泛黄的照片和书信、装裱成卷轴的手稿、满是修改痕迹的译文……在鲁迅公园的曲径通幽处,观众们沿着这些岁月的痕迹,走近海上文人陆澹安先生,感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和冲撞、海派都市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5月29日下午,“澹远乐安”纪念陆澹安诞辰130周年文献展在朱屺瞻艺术馆开幕。中国福利会副主席、党组书记、秘书长张晓敏,区委书记李谦出席活动并为展览揭幕。副区长陈筱洁,市档案馆原副馆长、市档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邢建榕,上海辞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秦志华,陆澹安家属代表、文化部中国篆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陆康,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等出席活动。
作为虹口海派文化的名人代表,陆澹安(1894-1980)在中国近现代史、文化史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对经史、金石碑版、目录校雠及书画文物乃至戏曲弹词、古典小说等都有造诣,在书法、篆刻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
陆澹安的一生经历了数次剧烈的社会动荡转型,他的治学与修为体现出中国传统文人因时制宜又固本守真的品质,也有着那个时代海派文人的多元化特征。
虹口是陆澹安生前最后居住的地方。1947年至1980年,陆澹安居于溧阳路。短短的一条溧阳路上,居住过郭沫若、关紫兰、曹聚仁、金仲华等一批海上名家。主办方介绍道:“对于陆澹安的重新发掘和梳理,是对虹口文化在地性的再研究和书写,亦是作为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传承地的一个重要补充。
在开幕式现场,陆澹安家属代表陆康捐赠陆澹安作品。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演绎陆澹安作品《啼笑因缘•旧地寻盟》。
作为加快虹口区“文化三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名人文化活化汇聚的组成部分,本次展览由虹口区地方志办公室、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于5月30日至8月25日在朱屺瞻艺术馆展出。展览共分为“论学—甘戴儒冠效舌耕”“说文—雅文原自俗文生”“谈艺—藏拙徭来不妄投”“交谊—也应有泪酬知己”四个单元,将思想性、文献性、艺术性有机结合,通过照片、手稿、学术著作、创作文本、书法作品等珍贵史料,向观众多维度呈现一个立体鲜活的陆澹安形象,展现了海派文化在一个家庭、在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延绵传递。
虹口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气息浓厚,名人资源丰厚,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近年来,虹口区致力于挖掘活化利用名人文化资源、传扬海派文化,通过修史修志、展览展陈、焕新老建筑等各种方式,留住历史记忆,展现艺术魅力,打造文化品牌。
今后,虹口区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赓续“文化三地”基因,探索更多文化艺术传承传播新路径,让人们能够品味城市文化魅力、解读人文精神特质,奋力争创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