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动车进电梯违法!近日,上海修改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决定》将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修改决定》细化了在建筑物共用部位、消防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等区域禁止违规停放充电的规定;对私拉电线和插座为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充电行为设定了法律责任;增加了禁止在居住建筑的室内区域违规停放充电以及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或者其蓄电池进入电梯轿厢的规定,并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抓源头除隐患。近日,北外滩街道逢源居委会在社区开展“别让电动车‘火’了”系列举措。居委干部挨家挨户发放《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告知书》。对于家中使用电动自行车的居民,居委干部逐一强调:“停放和充电应在安全合规场所。电动自行车及电池不得上楼入户。”对此,居民们表示大力支持、积极配合。社区居民、志愿者郭奇章告诉记者:“原来小区里有不少电动车停在楼道里。随着近期电动车引起的火灾频繁上热搜。很多人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再加上居委干部多次上门宣传告知,很多人就不再把电动车停进来了。”在宣传告知的同时,物业也在电梯内安装了梯控,从技术层面禁止电动自行车上楼。
电动自行车不进电梯、不进楼道,社区里是否有足够的地方供居民停放车辆?北外滩街道逢源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曹林洪介绍道:“大众公寓一共有226户居民,我们排摸下来共有105辆电动自行车。为满足居民停车需求,我们对一号楼地下室进行了修缮,安装智慧充电、智能灭火等设备,再加上地面两处停车棚,共规划了150辆电动自行车车位。”疏堵结合破难题。居民们纷纷点赞:“骑电动车的也觉得这事做得好。车子停在车棚,充电安全、进出方便,还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
此外,居委会还组织开展防火演练,向居民讲授灭火器的使用和逃生知识。同时,发挥群防群治优势,发动物业、业委会、志愿者等多方,参与对违规充电行为的综合治理。
一切为了安全,一切为了居民。北外滩街道将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联合整治,进一步加强宣教管理,通过居委会、物业向居民广泛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提示,督促杜绝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和不安全充电行为,督促指导辖区物业管理企业履行好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同时,持续推进硬件配套建设,积极协调为符合条件的小区住宅电梯安装梯阻报警装置,推进部分小区电动自行车车棚安装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