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对上海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发放2元助餐补贴”的消息在网络上被大量转载,许多老人认为助餐补贴将会以现金形式直接发放到敬老卡或社保卡内。
为此,记者联系了市民政局,“目前,本市没有全市统一的助餐补贴标准。各区、各街镇结合实际,制定本区域的老年助餐补贴政策。老年助餐补贴均不以现金形式直接发放。”
据了解,目前,各区各街镇的老年助餐补贴一般为现场付钱时直接抵扣,或直接打折,比如一位老人点了20元,该社区食堂有2元补贴,那老人现场只需支付18元;或者说老人点了20元,该社区食堂有8.5折优惠,现场支付17元。
具体优惠折扣、补贴对象条件、补贴标准、标贴形式都不太一样,要以居住地所在街镇的政策为准。
目前,上海已建成长者食堂近400家,老年助餐点超1600个,日均供餐能力近20万客。
近日,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出台《关于推进本市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本市户籍的人户分离老年人,可按居住地标准享受补贴。
不过也有老人产生误会,以为可以同时享受户籍地或居住地的餐补,哪里划算用哪里的补贴。市民政工作人员向记者举了个例子:一位户籍在黄浦区的老人现在居住在松江,但并不代表他在松江的社区食堂就餐,可以享受黄浦区的助餐补贴。(假设黄浦区补贴为3元,松江区为2元)
“一位老人同一时间只能享受一个地区的补贴政策,也就是随申办上‘居住信息’所在地的政策。”不过他还提到,有些老人可能会有两个住处,比如半年住在黄浦区,半年住在松江区。“如果是这种情况,老人需要提前在随申办上更改居住信息,待审核后即可享受所在地的助餐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