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9月,陈望道出任复旦大学国文系主任,住进了北四川路底永安里。1928年9月,大江书铺在虹口区东横浜路景云里成立,陈望道是创始人之一。陈望道与虹口也有着不解之缘。”
近日,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成员来到凉城新村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大家讲述了陈望道的一生。
复旦大学志愿服务队成员讲述陈望道的一生
“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他由于沉迷于翻译工作,错把墨汁当红糖,拿粽子蘸着吃,还一个劲儿地说着‘真甜真甜’的故事,相信大家早有耳闻。”志愿者李浩哲与大家分享着陈望道的有趣故事。
对于李浩哲来说,陈望道是自己极为尊崇的前辈。“陈望道是复旦大学的老校长,还带领复旦新闻前辈在抗战炮火中竖起‘好学力行’大旗,在重庆北碚创办了复旦大学新闻馆。新闻馆内可以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被誉作‘夏坝延安’,也成为大后方著名的‘民主堡垒’和中共地下党员的‘据点’。”
陈望道筹建的新闻馆(源于网络)
活动中,李浩哲分享了陈望道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通过三尺讲台带动学生们共同奋斗的故事。而让他意外的是,现在很多人不认识或不熟识陈望道先生,因此他认为有必要在社区和学校开展陈望道先生的事迹宣传。
活动结束后,不少听众对陈望道先生的事迹表达了敬仰之情。凉城三小校长袁曼丽说:“听了陈望道先生的事迹非常感动。他那么年轻就立下了为国、为教育事业贡献一生的志向。作为当下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此为镜,对照自己,问一问自己选择这个职业的初心是什么?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