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名为《福德导购》的旧报纸将我带回到对往事的回忆中。上世纪90年代中期,位于四川北路1688号的福德广场热闹非凡。在买卖请到四川路的好时光里,人们首选的是上海市第七百货商店,而福德广场也是逛街必到之处。
▲《福德导购》创刊号
福德广场于1995年12月8日开业,位于四川北路中心地段,营业面积近万平方米,是一家大型综合百货商厦。福德广场在经营规划上充分考虑到周边居民的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福德导购》创刊号上这样写道:人们在满足温饱生活后,就需要追求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双休日的文化消费市场已成为一个亮点……福德广场正是看准了这一消费热点,为迎合市场的文化消费需求,借鉴国外的经验,在四楼商场辟出了1000多平方米,展出了民间文化收藏品,其中有古董、字画、古旧书籍、连环画、家具、雕刻艺术等,供民间的收藏爱好者欣赏与交流。
我是集邮爱好者,那时候常去福德广场参加集邮交流活动,也常逛商场四楼的旧书铺、旧货铺,看看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老物件是无字之书,记载着文化和历史,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如今上海的商场比比皆是,可我逛了这么多购物中心,总感到缺少些什么,也许是因为当年在福德广场为文化精神需求“买单”的记忆,太过于难忘吧!
福德广场每月五号上午9点到12点举办“学雷锋”做好事服务活动,修伞、裁衣、磨剪刀、配钥匙、修车、理发、修家电等,几乎涵盖了市民平时修修补补的所需。参加服务的单位有上海电子管厂、上海无线电七厂、求精锁厂等。我有幸成为为民服务中的一员。每月五号早上,我将预先准备好的修理工具和部分修理元器件装在工具包里。到达广场时,早就有前来修理的市民排起长队。我修理的小家电有电熨斗、电饭锅、收音机、录音机、电风扇等。遇到要更换零件的,也不麻烦,虬江路旧货市场就在斜对面,购买起来很方便。东西修好后,听到市民的一再感谢声,一种莫名的愉悦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在多年的学雷锋服务中,我结识了许多朋友。有时走在四川路上,遇到他们打招呼,我时常一脸茫然。他们会说,你那会儿给我修理过收音机,现在收音机还能正常收听呢。
时光流逝,我从青年时代走到了老年,当年一起参加为民服务的伙伴都已各奔东西,也不知何时能再次相会在福德广场,共同回忆那段好时光。年龄变大了,头发变白了,但是我们的信仰没有变,初心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