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卫组织发布的 《世界听力报告》显示 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 耳聋及听力损失 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 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为了提高市民爱耳、护耳意识,3月2日,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在医院门诊大厅开展“全国爱耳日”义诊活动,为市民提供耳健康咨询、耳部检查、听力筛查等义诊服务。
▲义诊现场,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谈扉接受患者咨询。
“医生,最近我的左耳朵一直发闷,还经常会耳鸣,也没受过伤,挺担心的。”义诊现场,市民华女士向医生进行咨询。根据她的情况,医生为华女士安排了听力检查,结果发现相较于正常人声音强度不需要超过20分贝就能听到声音,华女士左耳的中高频声音强度需要提高到30分贝才能听得见,属于轻度听力损失。
“在详细询问了患者近期的情况后,我们了解到,原来她的左耳一直患有中耳炎,但没有引起重视。过年期间,患者曾去潜水,回来后左耳出现不适,并伴有耳闷、耳鸣等症状。”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医生告诉记者,如今,耳聋已不再是老人容易得的病,由于不良的用耳习惯导致听力损伤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本次义诊活动为有需要的患者免费提供听力筛查及助听器试配咨询等服务。
医生提醒,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快节奏、高压力以及噪声、不当用药等原因,都会造成听力下降。
如果耳朵
发出以下“救助信号”
须引起警惕
↓↓↓
1.在与人谈话时,说话声音不自觉地提高,嗓门很大;
2.对门铃、手机声响反应慢,经常将电视机、收音机等电器的音量开得过大,旁人或邻居感觉太吵;
3.经常要求对话者重复对话内容,并且不自觉地靠近对话者。别人问问题时,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造成尴尬;
4.出现脾气变大,易暴躁甚至有抑郁倾向等情绪上的变化;
5.日常生活中,出现长时间或持续性的不明原因的耳鸣。
此外,医生还提醒市民,耳朵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检查,切不能久拖不治。突发性耳聋,72小时是治疗“黄金期”,超3天未治可能造成永久失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