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我示范,把纸一点点粘合上去,注意饱满度!”元宵佳节前,在江湾社区会客厅,居民们正在虹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韩凤的指导下,赶制兔子灯。这些兔子灯将有机会在虹口非遗花灯元宵活动中亮相。
韩凤介绍
海派兔子灯外形圆润、可爱
象征着圆圆满满、吉祥如意
制作入门门槛也较低
很适合新手体验灯彩制作
韩凤来自上海灯彩世家。她的外公何克明有“江南灯王”美誉,是特级工艺美术大师。以他名字冠名的灯彩又被称为“上海立体动物灯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上海灯彩”中最精粹的部分。
韩凤现在专攻兔子灯
她做的兔子灯
有复古也有创新
“毛毛兔子灯”是不少80后小时候的记忆。兔子灯有着层层叠叠的绒毛,与普通“光版”兔子灯相比,要豪华不少。但给兔子灯“贴毛”比较考验耐心,花费时间也长,渐渐做的人也少了。
每次,韩凤拿着“毛毛兔子灯”
去文化集市摆摊
便会引来路过的“大朋友”惊呼
“这不是小时候的兔子灯么!”
有的“大朋友”
还会买下这一“童年回忆”
拖着“毛毛兔子灯”
在集市上“出风头”
复古引发怀旧
创新则让非遗变得“潮”起来
为了增加兔子灯的赏玩度,韩凤将兔子灯的“皮”换成织锦布。青花瓷、桃花、吉祥纹饰……织锦布花色图案多,色彩也丰富,增加了成品的观赏性。同时,兔子灯的尺寸也同比缩小,只有巴掌大,放在防尘盒里,做成摆件。
最迷你的款式是提在小玩偶手中的兔子灯,尺寸更是缩小到手指大小,和穿着传统元素服饰的玩偶“配套”,相映成趣。
这些创新兔子灯的“皮”不能透光,不是传统意义上能点亮的灯,但可作为装饰品放在书桌、橱柜里随时把玩,因此很受欢迎。
一盏原本只在元宵节点亮的灯
因为新设计
跳出了“节日限定”
成了天天可以欣赏的非遗
韩凤的大家族里不少人都继承了“江南灯王”的巧手,还出了上海工艺美术大师。一家人都在为非遗传承努力着。她作为其中一员,退休后,有了更多时间扑在灯彩制作和传承普及上。元宵前后往往是她最忙的时候,企业、社区都会请她去上课,体验一把动手闹花灯的快乐。韩凤说,这几年,大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感兴趣,他们这些非遗手艺人真是赶上了好日子。
课多了,学生多了,韩凤也想把课程做点改良。原先非遗课程上做的是彩纸光板兔子灯,她现在正计划研发带图案的彩纸,增加非遗课堂的趣味性,激发更多人的学习兴趣,用兔子灯“点亮”更多人探索传统文化的道路。
今年元宵节,虹口区文旅局和福建三明市将乐县一起在江湾镇街道万安路举办灯会。韩凤要带着自己的海派兔子灯去参展,给来自福建三明的朋友看看自家的灯彩手艺,来一次跨越山水的彩灯灵感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