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委介绍,今年1月1日,《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正式实施,明确“按照区域内常住人口和需求配置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设施”“社区托育服务和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纳入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等。如今,上海有了240个宝宝屋,它们以多种形态“花式嵌入”社区,为居民提供便捷、优质、科学的照护服务,满足0~3岁幼儿家庭常见的“临时托”需求,探索“带娃难”的破题之路。详见↓ 
进宝宝屋前,老师会给小朋友做健康检查
位于浦东中北部的浦兴路街道是上海典型的居住型社区,烟火气十足,沿街商铺热闹,居民邻里和睦。这样一个人口密度排名全浦东第二的社区里,居民们同样面临着一道家常难题:带娃难。浦兴路街道在社区进行了广泛调研和排摸,发现社区内有3000余名0到3岁的幼童,而多数家庭的带孩子人手并不“富足”。大部分孩子的父母是双职工,主要依靠祖辈带娃,一部分则妈妈脱产在家全职带养。 
小朋友在家长的看护下玩滑滑梯
因此,为了响应社区居民“临时托”的需求,解“燃眉急”,今年上半年,浦兴路街道的社区宝宝屋就开始酝酿筹办了。社区大,人口多,宝宝屋究竟设在哪里更合适?社区和教育局、托幼中心一想再想,最终制定出了一套“1+1+N”的方案。 
宝宝屋的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11月初,浦兴社区宝宝屋正式运营。如今,它成为了周边有娃家庭最爱打卡的场所之一,每天接待至少50组家庭,运营才1个多月就已提供了超过2万人次的社区托育服务。 

四平宝宝屋
位于四平路街道抚顺路社区睦邻中心一楼的四平宝宝屋,毗邻四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四平路街道图书馆、阳普鞍山菜市场,也嵌入在家门口“15分钟社区生活圈”里。家长们可以暂时把宝宝托在这里,享受一下“15分钟生活圈”的舒适和便捷。与此同时,四平社区宝宝屋与上海儿童世界杨浦幼儿园合作,提升服务的专业度,还会解答新手家长、爷爷奶奶们的育儿困惑。 

延吉宝宝屋
上海儿童世界杨浦幼儿园负责的两个宝宝屋,四平宝宝屋嵌入社区,延吉宝宝屋直接嵌入幼儿园。0到3岁的婴幼儿,是社会最柔软的群体,因此,宝宝屋的“安全关”可谓重中之重。在社区中心腾出一片区域,设置一个宝宝屋,看似简单,实非易事。软件、硬件都要严格把关。浦兴宝宝屋的运营,前期筹备和设计改造花费了5个多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专门腾出了位于一楼的、全朝南的一间社区教室,并将它改造成半开放的空间,给主出入口、幼儿生活和活动等区域安装了视频安防系统,与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联网,给接待处安装了紧急报警装置,与区域报警中心联网,还设置了完整的日常流程、人员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如今,宝宝屋拥有完善的卫生保健制度,符合卫生保健、公安、消防等安全标准和要求。宝宝屋的从业人员都持有育婴员、保育师等专业资格证书,还配备专职保安。只有安全做到位了,老百姓才能托得放心、托得安心。今年下半年,为有效地解决主题教育调研中的问题,上海以社区街镇为责任主体,以低龄幼儿就近托育的需求为导向,迅速推进社区托育宝宝屋建设。今年秋季学期,全市新增社区托育宝宝屋托额5300余个。2022年,上海市率先在全国启动社区托育宝宝屋(沪语谐音“抱抱我”)试点建设,以“政府主导、安全普惠、属地管理、多方参与、就近就便”为原则,在社区提供嵌入式、标准化的临时托、计时托服务,并牵头制定相关标准和管理规范。每年,宝宝屋为每位孩子提供12次免费服务。12次后,可按公益价格继续享受服务。2023年,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将新增不少于3200个社区托育宝宝屋托额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予以落实。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市16个区共设置了240个宝宝屋,提供托额2.4万余个,覆盖134个街镇,街镇覆盖率超过60%。2024年继续新增不少于7000个社区托育宝宝屋托位,提高宝宝屋街镇覆盖率。同时,加强对宝宝屋从业人员队伍培养,做强保育带头人工作室,开展托幼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不断提高社区托育服务的质量,增强幼儿家长的感受度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