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天宝路某小区居民向嘉兴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反映,他家隔壁居民正在装修,疑似在房内加建插层以增加住房面积,存在安全隐患。 接报后,执法队员迅速前往现场调查,发现涉案业主利用房间重新翻新装修,正准备使用钢结构材料进行安装插层,执法人员果断予以制止并提醒涉案业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建筑物内搭建插层增加原始使用面积,属于违法搭建,更是存在消防、承重结构损坏等安全隐患。 今年以来,嘉兴路街道持续深化以“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为核心的“四百”走访工作。在走访过程中,接到市民群众多起投诉,称多个小区有居民在屋内、楼顶公共平台违法搭建,并有逐渐扩散的趋势。为了将违建有效扼杀在萌芽状态,嘉兴路街道对辖区违建开展了全面系统的排摸,切实摸清底数,发现一起、拆除一起,绝不姑息。
排查行动重点针对辖区内涉及经营的违法建筑,街道采取逐户排摸的方式,通过划分网格责任区域,分组对存量违建、新增违建等情况进行深入排摸,按照“一户一档”登记造册,力求全面掌握违法建筑的责任人,违法建筑形成时间、位置、面积、是否改变使用性质等信息,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为下一步制定治理计划、治理政策和治理方式提供决策依据。
由于部分违法建设隐蔽性强,单靠传统的地面巡查与执法,难以满足现代控违查违的工作要求。为最大限度消除违法建设的监管盲区,严厉打击街道全区域内的违法建设、违规搭建等突出问题,在排摸过程中,街道适时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进行每周不少于1次重点区域、每月不少于2次一般区域航拍比对,实现违法建设底数清、数据准,助力建立健全违法建设长效治理机制。
在进行社区治理时,街道加强运用居委、业委、物业“三驾马车”的力量,督促居委物业做好小区内部的监管工作。对于社区内的新增违建,督促居委物业积极落实新增违建“三个一”工作机制中的“第一时间发现上报”要求,成为社区内违建监管的重要一环。
据悉,截至目前,嘉兴路街道共排查私建楼台、改变房屋使用性质、乱搭乱建等历史存量违法建筑十余处。在整个过程中,每排查一处,街道的城管执法队员都会耐心地向违建业主们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业主们的思想工作,并对愿意整改的业主预留充分的清理时间,得到了许多违建业主的理解和支持,力争变强拆为主动自拆,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