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路”因处于城市管理盲区,往往存在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当“放学路”遭遇“无名路”,这无疑是“痛”上加“痛”,该如何解决呢? 通则不痛。在大连路975弄小区门口有一条无名路,小虹曾经报道过,其所属嘉兴路街道通过激活道路沿线商铺自治力量,成立道路自治委员会,搭建意见共享、责任共担、协同共治的平台,有效提升了街区面貌和环境品质(此前报道)。 今年9月份,长青学校入驻,这条不起眼的无名路成为学生们每天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巨大的通行压力再次给道路管理带来严峻挑战。 为保障学生上、放学安全,巩固前期整治成效,嘉兴路街道精准把脉,联合第三方管理力量及公安交警部门、学校方面等,开出一剂剂“良方”,为孩子们铺好“放学路”。 在9月份开学前期,街道经过细致的现场采点和调研分析,对无名路实施全面提升改造,为学生上、放学创造安全出行条件。 重新铺设破损路面,专门划出机动车停车位和非机动车停车区域,供商铺临时停车。 在路面设置限行路桩,并在三河路出入口增设升降道闸,可自动识别事先登记车牌的车辆,实现机动车出入智慧化管理。 统一沿街晾衣架、店招店牌,优化调整绿化带,提升街区整体环境面貌。 同时,提前通过通气会、协调推进会等方式,与周边居民及在建工地沟通,告知其有条件地将车辆临时停放至周边区域,疏导无名路上的停车压力。 为避免家长集中接送造成道路拥堵,经街道和校方沟通,确立实施“早上提前开校门”“晚上分批出校门”的分流方案。 同时,交警部门配合在高峰时段,采取分时段分区域的临时交通管制,进一步减轻道路通行压力。 在每天早晚高峰时段,“交警+学校(安保力量、值班教师)+街面(第三方市容管理人员)+家长”携手组成“四位一体”护学联盟,维护校门口接送秩序,制止非机动车辆在校门口乱停乱放,及时疏导拥堵人员和车辆,提高接送效率,保障通行安全。
从原先的“无人管”
到后来的“众人管”
现如今
这条无名路已成为
秩序井然的“舒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