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紫兰是中国第一代油画家,是中国一批留日艺术家的时代缩影,同时也是20世纪中国艺术走向现代之路时一批进步女性艺术家之一。”在11月3日的“纯全与美妙——关紫兰艺术文献展”开幕式上,原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李超先生,这样向大家表达自己对关紫兰及其创作艺术作品的敬意。
作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虹口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关紫兰作为中国美术史上一位重要的女性艺术家之一,20世纪四十年代后一直生活在虹口区溧阳路。
"纯全与美妙",是授业恩师陈抱一对关紫兰的评价。时值关紫兰诞辰120周年之际,“纯全与美妙——关紫兰艺术文献展”围绕关紫兰及其友人的作品、老照片、历史文献、实物等资料,呈现了中国美术史上这位重要的女性艺术家的生平、成就以及丰富的艺术作品和工艺技巧,着力描绘这位艺术家在绘画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还在雕塑、陶瓷和版画等领域展现出惊人的才华。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市文旅局副局长萧烨璎、副区长陈筱洁出席并剪彩。
说起油画,大家的第一印象这是一种西方绘画方式,与中国画有比较大的差异。说到油画有哪些知名画家,无论是国外的莫奈、塞尚、梵高,还是国内的徐悲鸿、刘海粟,好像一直由男人担任主角。但民国时期在虹口一直居住着一位女性画家,她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安静、从容,喜欢用法国香水,喜欢在上海华安理发店做头发,喜欢到王开照相馆拍照,喜欢去上海咖啡馆喝咖啡……
关紫兰《花样年华》,布面油画,60×50cm,1941,泰康保险集团藏,图片由泰康保险集团提供
她的画作色彩绚丽、形体严谨,把复杂造型简约、单纯化,将东方优雅含蓄与西方野兽派的激情奔放结合,兼备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极富形式感和张力,用女性艺术家特有的细腻与灵动,色彩斑斓,仿佛为那个年代的历史上了色。本次展览以关紫兰艺术脉络为线索,聚焦于西画语境、师友之间、时代写照重点,分为三个部分,全面展示了关紫兰的艺术成就。
关紫兰的作品从一开始用笔放纵、豪放,潇洒自如,造型浑朴,色彩率意的带有抽象意味的“野兽派”平面绘画表现,以及画作中时刻透露出的坚强与宏伟,到把“野兽派”风格移植到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将复杂造型简约、单纯化,使得东方的优雅含蓄与西方野兽派的激情奔放结合,让作品兼备了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和造型,具有韵律感。再到成熟时期一批具有写实主义风韵、画面清朗、反映都市现实生活的作品。如《上海街景》《静安寺》等,画作中标志性建筑影影绰绰,苏州河边、黄浦江边绿树丛丛,质朴又不甘单调的市民服装、人们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整洁但不繁华的马路,关紫兰用她那娴熟的画笔记录下那个时代的上海独特风情。
关紫兰的“朋友圈”着重挖掘关紫兰以及师友同事间的往来交往,探究关紫兰一生的创作活动,早期她受到陈抱一和洪野的影响,接触到西洋绘画;后去日本留学,遇到有岛生马和中川纪元两位日本著名画家的点拨,受到“后印象主义”和“野兽派”艺术的影响,包括和关良的友谊。通过陈抱一等人的作品,折射了她的交游往来,既可以看到她艺术上的师承,也可以窥探到其艺术上的往来。通过一个侧面来观照和勾连起关紫兰的人生。
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展览是关紫兰绘画作品的呈现,也是她艺术造诣和摩登文化的一次回望和追溯,希望通过展览,观众可以走近一个更加立体多彩的关紫兰,感受更加“纯全与美妙”的海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