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Time+微信百万保障
是针对老年群体的新型诈骗手法
今天小虹来为你揭秘
记得转发分享给你的父母!
被害人吴女士(80岁)接到了一个FaceTime语音电话。嫌疑人谎称其参加了微信百万保障的业务,如不关闭该业务将每月自动扣除3000元的服务费,嫌疑人提供虚假银行工作人员身份信息,被害人信以为真,按照对方指示安装视频会议软件,开启屏幕共享,在网上银行进行转账操作,共计损失10万余元。
受害人年龄由原来都集中于中青年群体,向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转移。利用老年人急于关闭续费功能的心理和对于外界信息闭塞的状态,进行引流,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诈骗通过FaceTime“引流”后,以关闭微信、支付宝相关功能为理由,包括微信百万保障、预支付功能、百万医疗保险等,谎称如不关闭将每月按一定金额在账户内进行自动续费扣除。利用的是被害人急于关闭续费功能的心理,给被害人制造心理恐慌。
引导被害人加入视频会议并开启实时屏幕共享。在视频会议过程中,嫌疑人冒充微信客服、银行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了使被害人相信其银行工作人员身份,通过转账后立即返款的方式,进一步使被害人加深信任,为后续转账提供信任基础。
新型变种手法还在视频会议、实时屏幕共享时,额外增加了安装境外翻墙软件和云闪付——一键查卡。诈骗过程中,指导被害人安装云闪付——一键查卡的方式,获悉其名下所有银行卡。通过屏幕共享+翻墙软件的形式,获悉被害人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关键个人信息。
由于此类诈骗过程中,被害人与家人隔绝处于封闭性环境。转账方式为通过不断轰炸式、密集型让被害人不停操作自己的手机银行。方式有二:一是将所有银行卡上钱款转至一张高额度的银行卡,统一转出或通过扫二维码方式转出。二是诈骗分子得知所有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关键个人信息后,在后台直接操作被害人银行卡,直至民警到场,或家人发现才停止。
诈骗分子甚至会引导被害人从银行或其他网贷平台申请贷款后继续转账,其本质与传统电信网络诈骗无异。
陌生人的FaceTime不要接听
如不需要可以通过设置
关闭FaceTime功能
切勿轻信此类假冒客服
不要下载视频会议软件
不要开启“共享屏幕”
凡是以不关闭微信“百万保障”业务
会影响个人征信、按月扣费、影响理赔等
为由要求转账的,
都是诈骗!
希望大家将
这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
转给自己的父母
并帮助其关闭facetime功能
让更多的人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