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已经进入深秋,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大,感冒咳嗽患者明显增多。
不少居民喜欢先自己在家用偏方治疗一下,无效再去医疗机构就诊。
使用偏方治疗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假若偏方误用不但无效,还会加重病情。
日前,笔者接诊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因为咳嗽咯脓痰来诊,考虑痰热蕴肺型咳嗽,予以清肺化痰治疗。
通常这种治疗三四天就会收效,但是该患者却在治疗后并无改善。
与患者深入交谈后,笔者了解到,这位患者听闻泡脚可以治疗咳嗽,在咳嗽严重后,就开始依据偏方自行泡脚。
一开始只用了艾叶和生姜泡脚,后来又在泡脚水中加入了花椒。
而这就是该患者病情加重的关键所在。
虽然使用艾叶、生姜泡脚确实有一定的养生作用,但这种搭配更适合用于散寒祛湿,这意味着,它更适合用于治疗感受风寒导致的感冒咳嗽。
而该患者已经出现咽喉肿痛、咯脓痰等肺热症状,本该清热化痰,但是患者却用温热药,显然是对疾病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只会加重病情。
患者治疗三四天不见好转也就不足为奇了。
除了上文的患者错用泡脚偏方治疗咳嗽加重咳嗽外,内服偏方不当也会加重咳嗽。
一次一位患者因咽喉肿痛、咳嗽脓痰数日来诊,追问病史,他曾自行使用生姜和大蒜煎水喝,结果咳嗽不但没好还加剧了。
同上文中的患者一样,该患者在感冒过程中也有咽喉红、痛的表现,需要用一些清热的药物来治疗,结果因为使用了具有温燥特性的生姜和大蒜,反而对疾病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
此外,笔者在临床中还见到未经辨证就使用川贝炖梨为幼儿治疗咳嗽的,同样是越吃咳嗽愈重,甚至还有反胃呕吐或者腹泻表现。
这也是因为,贝母是寒性的中药,对于受凉引起的咳嗽并不适用。
还有不少家长用盐炒热外敷背的方法治疗咳嗽患儿,此法对于感受风寒初期引起的咳嗽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假如咳嗽数日,风寒已经化热就不再适用。
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别,临床辨证可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痰热咳嗽、痰湿咳嗽等多种证型。
只有在准确辨别咳嗽性质基础上再选用合适的偏方才能起到一定的疗效。
在自己拿不准的情况下,一定要在专业的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否则滥用偏方不但治不好疾病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