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三年出形象、五年塑功能、十年基本建成”的目标,聚市区之力、集全球智慧,加快北外滩城市有机更新和转型发展,北外滩宏伟蓝图加快转为施工图。
三年来,虹口建立健全开发建设机制,编制“一张总图”,深化完成中央绿轴、地下空间以及风貌保护街坊等专项规划,开发建设步入快车道。三年来,世界会客厅落成启用,白玉兰广场、北外滩来福士、友邦金融中心等一批高端商务载体先后建成运营,480米浦西新地标上海北外滩中心、59街坊上海华贸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开工,开发建设全面起势成势。三年来,“一江一河一港”全面贯通开放,北外滩航海公园焕新登场,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海赛艇公开赛等重大活动赛事精彩亮相,市级旅游度假区让人流连忘返,成为上海百年风韵和改革开放成就的最佳观景台。
今年7月,十一届虹口区委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虹口区委关于贯彻落实十二届市委三次全会精神推动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虹口坚持以创新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了总体部署。《实施意见》提出,把上海北外滩打造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关键是锻造引领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即不断强化北外滩乃至虹口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
因此,虹口尤其是北外滩未来将做好“合”的文章,强化产城融合和资源整合,协同推进建设形态、产业业态和区域功能一体开发建设,构建人口与产业集聚相协调、产业发展与城区功能相融合的公共空间网络,不断增强北外滩对高端要素资源和城市核心功能的承载能力,同时强化全区发展空间和发展资源的高效配置;将做好“向上争取”的文章,争取更多市场化全球化的平台、机构和业务在虹口进一步落地。主动服务和融入上海发展的中心大局,加快集聚全球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各类关键性战略要素,努力打造“中心发力”的新引擎、引领带动南北发展轴线的新地标、新时代上海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标杆。
今年是北外滩“三年出形象”交答卷、过渡到“五年塑功能”的关键一年,北外滩正呈现出“只争朝夕、热火朝天”的开发建设局面。
全区共安排重大工程5类43项,总建筑面积316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1600亿元。其中,在北外滩就有22项,超过一半,金茂广场、国华中心等高品质载体验收投用。
虹口区政府团队先后到香港、澳门进行投资推介,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开展经贸交流,吸引重点项目106个、总投资超过600亿元。1-8月新设企业注册资本累计达到236亿元,位居中心城区第一。同时,与央企、市属国企和优质民企加强政企合作,引入中电投绿能、山铁绿能科技等一批企业总部。
北外滩正在打造“国际级消费集聚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今年,已经开展百余项商旅文体活动。第四届上海“五五购物节”在世界会客厅隆重开幕,2024上海帆船公开赛在国客中心盛大发布。在本周末,还将在北外滩见证赛艇较量重燃战火,以及旅游节开幕式精彩亮相。
未来,虹口将全力实现北外滩“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在聚焦三个方面持续发力:聚焦空间拓展;聚焦创新试点;聚焦未来城市建设。
在北外滩开发建设带动下,区域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于2022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城区发展充分体现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和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市民群众对其感受度将明显提升。
虹口全区全面落实795个居住区干湿垃圾一日两次清运,8000多户沿街商铺上门收运全覆盖,推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再上新台阶。
把虹口发展放在国家战略的大局中,未来城市该是什么模样?绿色低碳肯定是题中之义。在北外滩,虹口将打造6公顷中央绿轴、22公顷无车区和4.5公里空中连廊,加快节能材料应用示范、零碳场景开放创新,打造“无废城市”。此外,加快“数字元城”建设,推进规划、建设滨水智慧化管理场景等落地。
以北外滩为引擎
树立都市新标杆、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