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夏季的余热未退,秋燥日益明显,盲目进补很容易上火、生病。
此时,能消解暑气、滋阴润燥的鸭肉又成了餐桌上的首选肉类。
中医认为,鸭为水禽,性寒凉,入肺、胃、肾经,有滋补、养胃、补肾、消水肿、止热痢、止咳化痰等作用。
据《本草纲目》载,鸭肉味甘、性寒,可“填骨髓、长肌肉、生津血、补五脏”“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利小便,除水肿,消胀满,利脏腑,退疮肿,定惊痫。”
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
鸭肉特别适合用来炖煮煲汤,但很多朋友表示单煮一味鸭子,美味不足。
那么,鸭肉有没有什么好“搭档”呢?
对于不方便自己做饭的朋友,往往会更关注市场上的成品鸭肉。
此前,有不少朋友发现,市面上有些烤鸭18元一只,远比20多元一斤的活鸭便宜,很多人担心这些鸭子是用激素“催熟”的速成鸭。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大家不必过于担心。
因为,现如今集约化养殖的家禽生长周期普遍较以往有较大程度的缩短。
从国家标准《肉鸭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GB/T 29389-2012)中来看,肉鸭的上市时间为6周龄,也就是42天。
而在过去,这些鸡鸭往往需要养上半年才能长成。
而鸡鸭“速成”的背后,与育种专业人员多年的良种选育以及合理的饲养环境(饲料搭配、温度、湿度、光照等)有很大关系,不是大家所担心的“激素”在发挥作用。
正因为目前家禽的生长效率已经很高了,正规的养殖户已经没有必要再花高昂的成本和大量的精力去给成批的鸡鸭们添加激素。
当然,也不排除会有缺少科学常识和法律意识的养殖户盲目饲喂不合格的饲料。
因此,如果您需要购买鸭肉制品,请务必选择正规产品。
小贴士:从营养的角度分析,鸭皮、鸭舌脂肪含量比较多,鸭肝、鸭肠中胆固醇含量比较高。如果想减肥或者有“三高”,建议少吃或者不要吃这四个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