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蓝天白云下,美丽的风筝随着孩子们手中的线在空中摇曳飞翔。欢快地追逐着风筝的孩子,彷佛钻进了云朵的怀抱。
9月3日下午,大型原创少儿舞蹈诗《中国节》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星舞台精彩亮相。
四季轮转的中国节,随历史长河涓涓而流,沁润当下,意味深长。孩子们的舞蹈让如诗如画的中国节在舞台上流淌……
舞台上倾情出演的小演员们,是来自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仲盛舞蹈团(上海市学生艺术团仲盛舞蹈团)的“虹口小囡”。
虹口区教育局介绍,作为虹口区彩虹计划人文涵养工程之一,大型原创少儿舞蹈诗《中国节》的创排,旨在进一步扩大虹口优质少儿舞蹈艺术的惠及面,推动舞蹈作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实现美育与德育的联动。
《中国节》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结合传统形态与现代观念,以舞蹈的形式解读富含传统文化的中国节日,传递民族文化信息。台上台下互联互通,共同完成了一堂富有教育性、艺术性、趣味性、文化性的大思政课。帮助学生浸润在美育教育的土壤中,汲取中华文化精髓的养分,从而提高中国少年儿童的文化自信,让中国孩子爱上中国节、让世界了解中国节。
吕女士的女儿是舞蹈团的成员。今天,坐在台下观看女儿的表演,她开心之余也非常感动。“我女儿是六年级的时候考入舞蹈团的,今年她升入了高一。这些年在舞蹈团的经历,我感受到了她在待人接物上的成长,以及性格上的改变,这些变化让我很惊喜,我想这应该就是美育教育在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吕女士说道。
虹口区三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徐子捷也在现场,他特意穿了一件印有“我姐姐最美丽”字样的T恤。徐子捷说:“我是来看我姐姐跳舞的,她今天表演《中国节》。我喜欢过中国节,每一个中国节都有一段故事,蕴含着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上海市学生艺术团仲盛舞蹈团在全国劳模胡蕴琪老师的带领下探索少儿舞蹈界限,创编属于少年儿童自己的舞蹈长篇。
《中国节》由序(传承)、春(感恩)、夏(勤劳)、秋(孝悌)、冬(和谐)、尾声6个篇章组成,全剧90分钟,本次参演学生132人,涵盖小学至大学各个年龄段。
本次演出为2021年首演后的首次登台,通过两年的修改与提升,孩子们随着作品长大,小演员们成长后担任新的角色,新生则懵懵懂懂仰望哥哥姐姐。
回顾整个复排,孩子们在练功房内留下了汗水和泪水,每一个动作都留下了训练的印记和团员们对舞蹈团的依依不舍。而舞台上也充满着欢笑,调皮的男生在演出前“剃新头”,孩子们在“中国节”里尽情玩耍。
此次大型原创少儿舞蹈诗《中国节》公益演出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虹口区教育局主办,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支持,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
作为2023年虹口区秋季“开学第一课”,本次公益演出向市级艺术“一条龙”学校、虹口区舞蹈联盟学校、市级学生艺术团舞蹈团的师生开放。
同时,还特邀虹口的医护工作者、警察、七色堇艺术团(罕见病患儿家庭)参加。
现场观众总计700余人,共享此次美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