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为什么全球变暖吗?日前,由区科协主办的虹口科普讲坛邀请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成龙博士,从温室气体的源头入手,介绍气候变化和新能源政策下的“双碳”任务,带大家了解碳中和“1+1=0”的智慧,一窥地球气候环境未来的走向。
成博士介绍了全球变暖的“元凶”——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随着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从而引发了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不仅带来更多的高温热浪、强降雨、洪水,还会导致冰川融化、陆地干旱、荒漠化,加快水分蒸发与水土流失,最终形成更多的极端天气。看到北极熊因为冰川融化失去家园那落寞的身影,参与讲坛的市民陈小姐直言“触目惊心”。
成博士还围绕“温室气体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温室气体的排放又叫做‘碳’排放”等问题一一展开论述,让大家知道了“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就是二氧化碳,其他各种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增强的贡献,可以按二氧化碳的排放率来折算,这种计量方式叫二氧化碳当量。”
从1900年至2020年这120年当中,全球的年碳排放量增长了15.6倍,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人类迫在眉睫的目标。
那么该如何走“双碳”之路呢?面对大家心中都有的疑问,成博士介绍了清洁能源、碳捕获与封存、碳交易等内容。
“测碳是控碳的基础,可以通过遥感测碳来进行全球尺度监测”,他介绍了自己参与研制的我国首颗碳监测卫星,以及它所承担的多项基于新技术的温室气体遥感探测项目,令在场观众大开眼界。
互动环节,成博士对现场观众和线上网友提问一一作了解答。正如成博士所言,地球经历过比现在环境更恶劣的时代,保护环境并不是保护地球,而是保护人类。不少参与者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讲座,清楚地认识到了“双碳”的重要性,“以后会选择更加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美丽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