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十三个世界肝炎日, 肝癌是我国第四位高发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已位居第二。重视肝炎,做到“三早”——早筛、早防、早治,这是减少肝癌发病率的重中之重。
为普及肝炎知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为患者举行义诊,前来咨询的患者中不乏明知有肝病,却并未引起重视的患者。
“其实十多年前,我就发现患上了乙肝,不过后续我也没有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抗病毒的治疗。一直拖着,去年发展到干呕吐血。”世界肝炎日义诊中,39岁的刘先生是肝病科主任祝峻峰印象最深的一位病人。
明知自己有乙肝,刘先生却始终没有重视,现在已出现肝腹水的症状。得知了义诊的消息,刘先生再次求医。医生说,其实在门诊中,不把肝炎放在心上的病人并不少。究其原因,还是源于肝病的隐匿性。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肝病科主任祝峻峰说:“我们都称,肝是哑巴器官。早期肝病,很多人症状都不明显。发现症状以后,往往都比较严重了,很多病人的首发症状可能就是腹水、消化道出血,甚至是肝癌,所以早期的预防检测发现是非常重要的。”
在交谈中,医生了解到刘先生的母亲也是一位乙肝患者。医生说,像这样乙肝家族聚集性病例,也是医生在临床中常见的。乙肝并非遗传性疾病,但是可通过母婴、密切生活接触、血液等渠道传播。家中若是有乙肝患者,其他家庭成员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医生建议,市民应该定期进行肝脏检查,就算没有相应基础疾病,也最好每年给肝脏做一次体检。祝峻峰介绍,常规的肝病检查包括肝炎病毒检查,肝功能、肝脏的B超,一般的医院都能做,非常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