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日举行的“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就业服务活动中了解到,为做好辖区内高校应届毕业生、长期失业青年、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服务工作而成立的“曲阳就业服务联盟”,正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就业兜底帮扶,优化就业援助措施,协同开展循序渐进的套餐式就业服务,着力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目前,“曲阳就业服务联盟”已帮助不少市民实现就业。
杨先生今年42岁,中专毕业后做过公司前台、行政助理、物流运输客服等工作。2017年因父母突患大病,他辞去工作回家照顾老人,并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期间杨先生和朋友一起合作经营过生意,但最终失败了。双重的打击让杨先生产生了焦虑和自卑的心理。
街道就业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杨先生的情况,在交流中他明确表示不愿意工作。就业工作人员却没有轻言放弃,在与其一次次的沟通交流后,杨先生渐渐向工作人员敞开心扉说明了顾虑。
根据杨先生现实情况,工作人员动员他通过参加就业社区宣讲、“一对一”职业指导来激发其就业愿望。经过近一个月循序渐进的就业服务帮助,杨先生逐步树立起合理的求职观念,对自己和职场重新认识和定位。当他表示想试试找工作时,就业工作人员引导其通过“乐业虹口e键通”手机端“一键匹配”合适的岗位,系统根据年龄、学历、专业和求职意向等匹配出10个符合条件的岗位。
经考虑,杨先生选择了某银行跑单员职位并投递了简历,当天他就收到了面试通知。经过面试辅导和简历梳理后,顺利闯过面试关被当场录用。
杨先生说:“一开始我对手机端匹配结果的真实性是存疑的,报着试一下心态,没想到一周时间就成功入职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才能给我的家庭带去希望。”
据介绍,通过联盟机制,街道救助所对在册的就业困难家庭名单先进行全面梳理,筛选出就业年龄段的就业困难人员,逐个进行就业可能性评估。在排除客观因素后,确定最终名单。劳动保障事务所就业工作人员将名单导入“乐业虹口e键通”平台人员数据库,并进行上门排摸走访,建立“一人一表”台账,制定“一人一策”。街道残疾人联合会则针对其中就业困难的残疾人群提供“点对点”就业帮扶,推进残疾人见习、实习、就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