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25日,解放上海的最后激战在苏州河两岸开战。解放军由南向北攻打外白渡桥、四川路桥、河南路桥、西藏路桥等。敌军凭借百老汇大厦(现“上海大厦”)、邮政总局大楼、四行仓库等高层建筑居高临下封锁诸桥面,解放军因不能使用火炮和爆破等,使宽不过40米的苏州河如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
▲1949年,这是上海大厦上向西拍摄的苏州河,前面是乍浦路桥,第二座是四川路桥,尖顶是四川路邮局大厦
四川路桥是国民党守军在苏州河北岸防线的重中之重。它直接联结北岸的四川北路,与汤恩伯的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和淞沪警备司令部直线距离不过3000米,再往下直插虹口、江湾,顺公路就可直达吴淞口。毗邻四川路桥邮政总局大楼,从大楼上发射的火力可以完全覆盖整个桥面,成为国民党守军近千官兵的最佳防御据点,也是最后一个据点。历史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胜券在握的毛泽东主席命令解放军将士,对顽抗的国民党官兵只能开枪、不准开炮,为的是要保护桥边的这幢具有充分历史价值的建筑。
奉命攻打四川路桥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十兵团第27军79师235团(著名的济南第一团)1营的全体将士,这场战斗异常血腥严酷,因不能使用重型武器,在敌人密集的弹雨火力中,突击的勇士一批批倒在四川路桥的桥面上。其中包括最先突破长江天堑的赫赫有名的“渡江第一船”235团1营3连2班的12名战士。悲愤至极的1营官兵擅自向邮政局大楼二层发射了两发炮弹,却仅在大楼坚固的外墙上留下两个不起眼的白色“斑点”,这是整个市区之战中解放军唯一一次动用火炮的地方。
后来,时任27军235团3连副指导员的宋孔广回忆:“我和渡江突击队的12位战友是坐‘第一船’第一批登上南岸的,没有一个伤亡,没想到一路打到上海,除我之外,全部牺牲在上海四川路桥。”5月21日,宋孔广突然接到上级通知,调离三连,去一连担任指导员,其他12位战士继续南进抵达上海。当他再次打听到战友的消息时,他们已全部牺牲。每每想到此,戎马一生的老将军禁不住潸然泪下。
后来,通过正面佯攻,侧面迂回包抄,解放军偷渡苏州河,攻占了四行仓库,迫降1000多名敌军以及劝降了国民党51军刘昌义部,守卫北岸的国民党军队相继投降。5月27日,上海全境解放。陈毅任第一任市长。这场战斗因此被陈毅形象地比喻为“在瓷器店里打老鼠”。
▲解放军向四川路北侧邮政总局的残敌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