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 是第16个“全国疟疾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谨防输入性疟疾,持续巩固消除成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携手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虹口区卫健委,在北外滩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呼吁全社会仍要继续关注这一疾病,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
“被蚊子咬了怎么办?你们一定会说涂药膏呀!但是,对援非志愿者来说,在非洲被蚊子咬,就很可能会传染到疟疾……”
活动现场,来自中疾控的援非志愿者代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大家了解到,疟疾虽然在我国已经实现消除,但仍是全世界最严重的传染疾病之一。及时发现、报告、诊断和治疗输入性疟疾病例,是巩固疟疾消除成果的有效手段。
疟疾是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俗称“打摆子”“发疟子”。蚊虫叮咬是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人体后,把疟原虫注入人体,10至20天后就会发病。非洲、东南亚等热带地区是疟疾高度流行地区。
控制蚊虫是预防感染和减少疾病传播的有效措施。夏天将至,市民可采取以下措施,减少蚊虫叮咬:
☑在户外,可穿着长袖、长裤,或是在皮肤暴露处涂抹驱蚊剂;
☑ 睡前在居室内点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室内安装纱窗、纱门;
☑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垃圾、杂草、积水等,做好灭蚊工作。
此外,在前往疟疾流行地区旅行、工作之前,可咨询专业医生或防疫机构工作人员,选择适合的预防药物。预防性疟疾药物,必须在出发前2至3周开始使用,并在最后一次可能接触感染之后再持续服用4周。
活动中,虹口区疾控中心也通过发放宣传材料、设立看板等形式,开展健康宣传,并设计了多项趣味游戏,让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通过游戏,了解和掌握疟疾及其他输入性传染病的防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