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过的茶叶晒干后,用小袋子装好,放在卫生间、厨房等地,具有除臭效果。”在北外滩东大名社区,居民们正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做起了茶叶香包,变废为宝。
在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北外滩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综合社工站携手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馆、青创公益,开展垃圾分类系列宣讲活动。活动以“绿色课堂进社区,变废为宝我最行”为主题,持续运用“五社联动”模式,为社区居民打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绿色课堂,巩固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为“好习惯”的成果。
“茶包是干垃圾,茶叶是湿垃圾”“普通市民日常使用的废弃口罩是干垃圾”……现场,专业人员细致地讲解了垃圾分类的注意事项和分类方法。为了让社区居民感受低碳生活的乐趣,主办方还开展了创意手工活动。居民们在废弃的雪糕棍上,进行涂色、上胶、拼装等步骤,制作了五彩斑斓、各式各样的环保创意笔筒。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回收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来到虹口,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2019年7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推行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到“好习惯”,近年来,虹口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垃圾分类工作模式,提升垃圾综合治理精细化管理水平。
生活垃圾分类的源头在千家万户。为做好“源头减量”“正确投放”等工作,北外滩街道将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在各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系列宣讲活动,并进一步增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