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公布的2020-2022年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第三方评估结果中,全市73家获评“5A”,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位列其中。(点此查看评估标准)
四川北社区老龄化程度高,各类特殊困难人员占比也较高,多年来,中心围绕满足各类服务对象需求,通过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提供多种服务方式,最大程度提升服务对象办事效率。
为了实现让居民“少跑几次路、少排几次队、多办几件事”的服务初衷,中心将服务窗口前移,设立了“预审制”,对于每位走进办事大厅的居民,工作人员都会主动询问具体办理的内容,并提前预审其准备的材料,减少排队时间。同时,针对通过“一网通办”平台预约办事的居民,工作人员也会事先联络,确保其一次性准备好办理所需材料,避免他们来回奔波,提高办事效率。
此外,针对暂时不符合政策,不能办理相关事项的服务对象,中心还建立了“跟踪制”。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工作人员将这部分人员的信息和想办理的事项做了梳理汇总并登记在册,一旦可以办理了,就及时电话通知,确保每一位居民都能享受政策“红利”。
除了过硬的“事项受理”业务能力,四川北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还将人性化举措落实到服务的方方面面。
在服务前台,记者看到一本专为听力障碍人士和语言障碍人士设置的交流手册。翻开内页,上面详细记录着工作人员和这部分人员的交流过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可以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找到专业的手语翻译进行实时翻译,但在手册上一笔一画书写,反倒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记者还了解到,为解办事居民的燃眉之急,中心还设置了爱心轮椅、母婴室、共享雨伞等便民设施,同时为行动不便的居民开设绿色通道提供预先咨询服务,全方位提升居民办事的体验。
而针对辖区内的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和重度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办理业务不方便的问题,中心又让服务“走”出门,即:组织相关条线业务骨干上门为弱势群体办理事务,让他们在家就能享受中心的优质服务。
四川北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刘玮表示,下一步,中心将持续深入居民区,紧密联合辖区21个居委会,进一步将政务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同时,不断加强服务手段,做深做细服务内容,让每一个前来办事的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