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与“精武体操会”
作为与少林寺齐名的中国传统武术IP,精武体育会,或者更为著名的“精武门”,代表着热血、青年、汗水,或者李小龙、陈真,以及“东亚病夫”那块被踢碎的匾。然而,真实的“精武门”是什么?让我们拨开尘封的旧史,重新一探精武与那个动荡的时代。
宣统二年(1910年),革命党背景的一干人物,在上海成立了“精武体操会”。它的第一任会长叫农劲荪,早年是留日的学生,后加入同盟会;又奉孙中山之命回的国,在天津开设“淮庆药栈”,以经商为名,结识武林英豪。他身后还有位大哥,是南方革命党元老、日后的沪军都督陈其美。
之前的1909年冬,因为有位西洋大力士“奥皮音”,叫嚣要与华人较量,称华人为“东亚病夫”,上海的热血人士就设法与其应战。不过这位“奥皮音”是哪国人,似乎已经不可知了。当日的陈其美,请农劲荪从北方带一位高手南下,农劲荪就请来了天津的拳师霍元甲。霍元甲的好功夫是确凿无疑的,曾一条扁担不下肩打跑17个人,这样的传说也应该是靠得住的。还有一次,在上海大世界,霍元甲去拉一个试力器,结果把器材直接拉坏了,可见其内力的强大。据说“奥皮音”就因为知道了这事才避战的,那就未必是实情了。
西洋力士“奥皮音”约架的地方,在当时的北四川路阿波罗影戏院,今中国银行虹口大楼,然而他1909年冬、1910年夏两次爽约而未成行。
不过,西洋大力士的“怯战”,不仅让霍元甲名声大振,而且为1910年6月份“精武体操会”的成立,大大地造了一把势。当年夏天建成的体操会的总教习,自然是霍元甲。但彼“体操”不是此“体操”,晚清和民国初期的“体操”指的是兵操,用来练兵的,服务于军事的;此时成立的“精武体操会”,有浓重的革命色彩。也就是这一年多时间,陈其美就带队在上海发动起义,任沪军都督;体操会显然是有训练预备役的作用。
霍元甲来沪担任总教习仅半年就中毒而亡。他的死,在影视作品的影响下,被大家定型为打斗时候中了毒,最终倒在比赛场上。尽管这一设定很有戏剧冲突感,但确实不符合历史原貌。霍公常年有肺病,应该和练武有关。在一次用药时病情加重,暴病而亡。死后他的弟子刘振声亦即“陈真”的原型,曾将余下的药引埋于武馆一树下,以待日后证其有毒。上世纪80年代精武会曾经去找过,一无所获。首席教习的暴卒,导致了精武门从初创时,就不得不面对转型这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