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虹口的美食圈 有许许多多的女性创业者 “她”们凭借女性特有的细致 和坚韧温暖的女性力量 打拼出了自己的天地
“胖阿姨家的锅贴不仅个头大,还会飙汁,咬开一个小口,汤汁就会流出来,太鲜了!”市民陈女士手里拎着刚打包好的两份锅贴,脸上洋溢着笑容。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开车专程来买锅贴的,“有段时间没吃到了,非常想念,所以再远也要来尝一下。”
记者在店内停留了一会儿,看到循着香味前来的食客络绎不绝,打包窗口更是排起了长龙。“最忙的时候一锅刚出炉不到五分钟就卖光了!”,胖阿姨和另外两名店员忙里忙外,像是上紧了发条。
别看现在广受欢迎,是很多“吃货”们的心头好,但胖阿姨锅贴的创业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个中辛酸很少有人了解。
最开始,胖阿姨把摊头搭在一个弄堂口,因油烟问题屡遭附近居民投诉,再加上无证无照经营,一度被列入整治对象。但虹口城管并没有取缔了事,而是热心积极地帮忙联系,最终帮助胖阿姨找到了门面,但证件不齐全的问题却并没有解决,胖阿姨锅贴第二次停业,又消失了两年。直到2019年,证照齐备的胖阿姨锅贴才终于“重出江湖”,位于祥德路64号的店面明厨亮灶,堂食区域和后厨有一墙之隔,十分规范!
为什么胖阿姨锅贴如此受欢迎?真材实料就是秘诀。胖阿姨本人不胖,但她现包现煎的锅贴却是个头不小,皮子劲道,內馅鲜嫩,堪称锅贴灵魂的底皮煎得恰到好处,微微焦黄而留有令人愉悦的香脆感,再点一碗鸭血粉丝汤或是咖喱牛肉粉丝汤,绝对是满足味蕾的完美组合。
正值春天,胖阿姨自创的草头锅贴最受欢迎。草头特有的香气和油炸的脆皮搭配,中和了炸物的油腻口感,好吃到停不下来。
90年代初,下岗后的卞阿姨在家人的提议之下摆起了小摊,卖的是每碗一块钱的血糯米。后来,奶茶渐渐流行起来,卞阿姨大胆创新,将血糯米和奶茶融合在一起,没想到广受食客好评。
从69号门牌,换成人行道另一侧的88弄店面,再到后来的霍山路41号,这一干就是近三十年。“有的顾客当年是他父母领着来的,现在他都带着自己的孩子来了。”回忆起与顾客相处的点点滴滴,卞阿姨感慨万千。“最开始的时候顾客大多是学生,点单的时候一开始还会说‘阿姨,来杯奶茶’,后来熟了就直接说‘阿姨,奶茶!’‘阿姨,奶茶!’我一想干脆就叫阿姨奶茶吧,后来这个店名就沿用下来了。”
“加了血糯米的奶茶必须保持温热状态,不能烫口也不可做成冰凉的温度”。在如今连锁奶茶店遍地开花,为了保证各加盟店售出的奶茶口感统一,采用了多种流水线生产方式的时代,卞阿姨从来没有考虑过扩张,她仍然只有这样一家店面,仍然坚持每天早早起床,亲自准备好一桶桶的食材,客人现点,她便一勺勺地舀,正是这一份“以心换心”才成就了卞阿姨奶茶独有的特色。在很多人看来,卞阿姨卖的不仅仅是奶茶,还有独属于老上海的一种情怀。
2021年7月,因旧区改造,时年65岁的卞阿姨与霍山路41号的老店做了告别,虽然后来又在杨浦区短暂开店,但也受到疫情影响再度关闭。卞阿姨告诉记者,合适的新店址已经在找了,相信可以尽快再跟老顾客们见面。
除了阿姨们,虹口的美食圈还有一位年轻的美女创业者。相信大家走在街头,或是逛商场时,都能看到张拉拉兰州手撕牛肉面的身影。这家从虹口走出去的网红面馆目前已经签约了一百余家门店。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少了哪一样,都不能算是正宗的兰州牛肉面。”张拉拉的创始人张晓慧,是国家女子摔跤队前队员。80后的她自小生活在西北,对牛肉面有深厚的感情。退役后,她在餐饮领域多次创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想到“最有名的中式快餐就是兰州拉面,大街小巷开了这么多家,但是品质参差不齐,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麦当劳、肯德基一样,搞一个兰州牛肉面的连锁品牌呢?”
“牛肉要手撕,拉面更好吃。”张拉拉的招牌手撕牛肉面,区别于传统兰州拉面里的肉片,按照牛肉本身的纹理撕成了肉丝,一头牛仅有6斤梅花腱,肉质最鲜嫩,更加的入味。面条的粗细、辣度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欢选择,营养价值丰富的高汤、红辣椒、绿葱末,鲜香味俱全,散发出浓浓香味,让人食欲大增。还有西北特色的鸡蛋醪糟、鲜羔羊肉串、肉夹馍,每一口都地地道道,是对美食的严苛,也是对手艺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