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文化团体,大家可以看到它的旧址是一幢具有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如果你经常去多伦路名人街走一走、逛一逛,会发现几位穿着红色马甲的宣讲员,向往来的游客们讲着多伦路上的红色故事,其实这些宣讲员都来自四川北路街道退役军人讲师团。
四川北路街道退役军人讲师团负责人马青告诉记者,这支讲师团成立于2019年,一开始只有3个人,发展至今已有15人,在这其中既有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也有刚退役的新战友。
退役军人讲师团瞿俊加入讲师团已有2年,从一开始的一开口就会紧张到如今成为了游客们争相预约的“明星讲师”。瞿俊说,自己在四川北路街道长大成人,退役后就希望回到家门口工作,四川北路街道有左联会址纪念馆、鲁迅故居、李白烈士故居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2021年听说街道有专门的退役军人讲师团,就马上报名参加。不过参团后,他发现要开口向一群陌生的游客宣讲并非易事。“我们作为宣讲员要讲好红色革命历史故事,就不能死记硬背,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听众,随时调整宣讲方式。”为了加深自己对宣讲内容的理解,瞿俊经常向虹口记忆传讲工作室首席传讲人、虹口区“文化三地”志愿宣讲团领衔人张家禾教授取经。经过学习和一次次的现场宣讲,瞿俊对这份宣讲工作也越来越热爱,拥有了一批“粉丝”。
近日,11名来自清华大学的学子就慕名找到瞿俊,希望能听瞿俊讲一讲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上的红色故事。“我想他们远道而来,就带他们沿着多伦路-山阴路-黄渡路走了一圈,边走边讲述了沿途历史建筑背后的故事。”之后为表示感谢,清华学子为瞿俊送上了来自清华的纪念品,并表示接下来还会介绍其他同学前来聆听虹口红色文化故事。
目前,四川北路街道退役军人红色文化讲师团,已成为街道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的一大特色,未来街道希望有更多退役军人能加入到讲师团队伍中来,把辖区内的红色印迹背后的故事,送进部队、居委、学校、楼宇园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先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