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虹口区召开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座谈会暨2023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强出席并讲话。
近年来,虹口依托文明实践“1+8+197”三级阵地和107个特色站以及45个市、区级志愿者服务基地,夯实志愿服务平台和载体,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挖掘培育先进典型,全区现有全国最美志愿者4名、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家、市级优秀志愿者125名、市级优秀志愿服务集体59支、区级志愿者先进1040人,让志愿服务触手可及、处处可见、人人可为、时时可享。
现场,上海张心亚助残工作室领衔人张心亚,虹口记忆传讲工作室首席传讲人张家禾,团区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中共四大纪念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发言。
据了解,2004年至今,张心亚带领志愿者们以残障人士的需求为导向,设定了教育、康复、文艺、特奥、法律、技能、社会共建与社区融合等七大类项目。即便在病重治疗期间,她仍不忘探望残障孩子们。张心亚说:“团队已经为社区残障人士和居民服务了50万小时,52万人次。我要继续学习雷锋一心为公,毫不为己,以一颗平凡心,做一生平凡事。”
“从2010年至今,我讲授‘行走的党课’800余场,行走了2000余公里,现场听讲3万余人次,线上听讲近40万人次。12年来,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下雨雾霾,只要有人预约了讲解,我就坚持讲授。有一次我脚扭伤了,还坚持坐着轮椅去讲授。未来,我会继续走下去、讲下去,让‘行走的党课’成为上海城市街头一道流动的风景。”全国最美志愿者、虹口记忆传讲工作室首席传讲人、“文化三地”志愿宣讲团领衔人张家禾说。
而作为上海市志愿服务基地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最近几年创新打造了“爱伴助行”危重症患者早期康复、“识骨无忧”骨肿瘤患者床旁陪伴、“银龄守护”老年友善智慧助医等专科化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医院的志愿服务在优化就医流程、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就医体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会议指出,全区各部门要强化时代使命感责任感,服务中心大局,培育时代新人,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要彰显“新作为”,推进志愿服务工作走深走实,不断优化动力,推动志愿服务机制创新完善。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虹口将继续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把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工作生活,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市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培育时代新风貌,弘扬城市精神品格,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打造“上海北外滩,浦江金三角”提供磅礴的志愿力量,不断提升虹口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