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第十二届“沪上金融家”颁奖仪式在北外滩江畔的世界会客厅举行。沪上金融界这一高规格活动连续成功举办,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能级的见证。此次选址在北外滩举办,也充分体现了虹口金融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影响力、号召力的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以北外滩发展为引擎,金融、航运两翼齐飞,成为虹口两大主导产业。2022年,金融、航运产业实现区级税收翻番,占全区税收比重超61%,凸显强大引领和带动作用。同时,虹口积极布局元宇宙、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产业,做大做强科技创新,不断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具有虹口特色的高端服贸扬帆起航。
记者从“沪上金融家”颁奖仪式上了解到,虹口正在以北外滩为引擎,加速打造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和金融科技核心承载区,目前已聚集了逾2000家金融企业,金融科技、绿色金融、航运金融等各类新业态、新模式欣欣向荣。
金融创新产品频频“出圈”得益于这块“金字招牌”的成色足。近年来,虹口主动融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大力扶持培育以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为特色的金融产业。在北外滩地区,财富管理品牌已全面打响。
目前,虹口金融呈现特色化金融逐步彰显、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绿色化发展助力双碳几大特点。资产管理总规模已近8万亿,其中包括占全国总数1/8的17家公募,15家超百亿规模私募;德意志银行、美国景顺等一大批国际资管机构QDLP、QFLP试点企业以及AIA等外资金融机构纷纷落地;浦发银行、吉利集团、东亚期货的金融科技总部,以及全国首家网络直销银行-中邮邮惠万家先后落户,形成集聚发展态势;辖区上海环交所抢抓碳市场启动机遇,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建设和运营,目前正按照“加强与境外特别是欧洲碳排放市场对接,带动供应链上的贷款和保险等业务发展碳金融”的指示要求,丰富绿色金融创新产品,打造碳金融中心。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暨十周年活动
北外滩已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重要组成部分,高规格金融活动纷至沓来。去年11月以来,2022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暨十周年活动、第八届中国北外滩资产管理峰会、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等在北外滩先后举办,高朋满座,北外滩金融“朋友圈”继续扩大。
未来,虹口将设立北外滩资产管理中心,依托上海对冲基金园区、上海金融科技园区和即将增设的上海资产管理园区,大力吸引国内外大型金融总部、资产管理机构和要素市场,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切实增强集聚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和水平。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落户北外滩为契机,加快碳金融中心建设和气候投融资试点推进,构筑北外滩绿色低碳示范高地。
北外滩位于“一江一河”交汇处,因码头而生、因航运而兴。
1845年,“虹口码头”在这里出现,此后,一批批轮船码头在此建造起来。从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前期,外商、轮船招商局等沿江抢滩,建码头,盖仓库,造堆栈,开船厂,竞争激烈。北外滩成为上海面向世界的重要水路港口。
昔日停泊的舢板,如今早已没了踪影。北外滩从“老码头”摇身一变,成为全国首个“航运服务总部基地”,集聚包括中远海运在内的航运企业4700余家、功能性机构40家,全球前50位船公司中有12家在此设立总部。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论坛发来贺信。
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
北外滩还被誉为“中国大陆地区现代邮轮产业的发源地”,是国内首个“国家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地了中国大陆地区首个邮轮母港、第一条母港邮轮航线、国内首个“国际邮轮经济人才基地”、上海首家外资独资旅行社、全国首家外商独资邮轮船务公司,包括嘉年华、皇家加勒比、诺唯真在内的全球各大知名邮轮公司陆续在北外滩设立区域总部。航运服务贸易延链升级,加快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船舶管理和海事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业集聚成势,积极摘取邮轮产业这个“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
全球知名邮轮公司“抢滩”北外滩,既看中了北外滩“与陆家嘴隔江相望,与老外滩比邻而居”的区位优势,还看中的是经多年发展北外滩已形成的邮轮产业服务链条,包括邮轮船务、船舶供应、旅行社、信息咨询、教育培训、电子商务、免税品供应等上下游产业。吸引世界的目光的还有,北外滩对标伦敦金丝雀码头、纽约曼哈顿的下城区,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滨水区,3.4公里滨水岸线全面贯通。
在这旖旎的滨水岸线之中,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1197米的码头岸线时刻守候,拥有4个邮轮泊位和40个游艇泊位,可满足3艘7万吨的豪华邮轮同时停靠,是亚洲数一数二的邮轮停靠基地,年接待能力近90万人次。本月,两艘高端特色邮轮将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启航,开启沿海人文风景之旅,其中的招商伊敦号是中国第一艘悬挂五星红旗的高端邮轮。
世界航运巨头集聚,企业成群、产业成链,每年还有超过100家航运企业在北外滩设立,续写当年辉煌,书写未来更恢宏的篇章。
日前,虹口区科技企业嗨普智能获评2022年度潜力型“张江之星”企业。“张江之星”企业培育工作聚焦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核心产业领域,以及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特色产业领域,在多个方面为企业赋能,不断提升服务能级。
嗨普智能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是本区高新技术企业抢占“新赛道”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质量、数量双双提升,是本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十三五”期间,本区高新技术企业共吸引各类风险投资总额达41.03亿元,涌现了安路信息、识装信息、食亨科技、维信金科、易维视科技、高顿教育、昆涞生物等一批细分领域高新技术头部企业,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其中,安路信息登陆科创板,成为虹口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同时,高新技术企业从2018年的245家猛增至2022年末的459家,增速达到87.3%。相当于每平方公里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9.6家,密度位居全市前列。
虹口还在不断加大科技创新产业布局力度,《虹口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区科技创新将以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建设为核心,着力打造数字科创总部经济承载区、金融科技融合发展先行区、高端专业服务业集聚区和全球科技创新双循环链接平台,形成“一高三区一平台”的科创新格局。
元宇宙数字艺术作品展
同时,虹口始终站在发展的最前沿,不断瞄准新赛道发力。2022年以来,大力发展元宇宙产业,通过发布元宇宙产业政策、设立产业基金、成立元宇宙产业联盟、设立元宇宙虹口1号空间(永兴仓库)和2号空间(城投大厦)、搭建上海首个元宇宙景区“迷塔城·1933”等方式,吸引了二十余家元宇宙企业和项目落地,初步形成了元宇宙产业集聚效应。未来还将不断招大引强,力求突破,助推虹口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虹口将把握“硅谷到硅巷,科技回归都市”浪潮,瞄准全市三大先导、六大支柱、四大新赛道和五大未来产业,持续在北外滩的科技创新和智慧城市建设上发力,加快推进元宇宙、工业互联赛道的产业集聚和政策实施,合力建成数字应用领航、创新功能显著的北外滩“新硅巷”,同时积极联动复旦、同济、技物所、材料所等大院大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基金+基地”的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业发展和科创总部集聚,持续增强区域科创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