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身意识也逐步提高,参与运动也成为大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有些不恰当运动方式,不仅收效缓慢,反而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雷区”一:平时不锻炼,假期狂运动
如果平时运动量较少,肌肉、关节和心肺等器官没有适应高强度运动,在假日猛然增加运动量,很可能会造成运动损伤。这种“暴饮暴食”式的锻炼,不但健身效果不佳,反而容易发生危险,较常见的有关节损伤和肌肉拉伤等。平时如果工作忙,可选择少量运动,科学健身的基本原则就是安全第一、循序渐进。 “雷区”二:剧烈运动后“急刹车” “雷区”三:饿着肚子锻炼 专家指出,空腹锻炼会导致头晕眼花,甚至呕吐,出现“运动性低血糖”,增加运动损伤的几率。运动前一定要吃一点容易消化的东西,这样也能达到减肥的效果,而且不会因为低血糖而产生不适。应该进食30分钟之后再运动,不要吃脂肪和蛋白质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雷区”四:运动强度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