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中支路24弄12号楼,几乎看不出这是一幢有着近四十年房龄的老楼。一楼的“学习园地”宣传栏,玻璃擦得干干净净,左侧是今年春节期间的新闻简报,右侧是以兔子为主题的藏书票,灵动可爱。每层楼面都干净敞亮,墙面没有一条黑色小广告,除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只有绘制得活灵活现的动物、花草。
这是何家宅居民区的一幢文明示范楼,是小区创文的一面旗帜。它的美丽、文明和老楼组长卜文筑的以身作则、精神传承息息相关。
从2000年到2021年,卜文筑当了超过20年的楼组长。“2000年,原来的楼组长搬家了。居委会的老书记、老主任知道我是志愿者,退休前是老师,比较积极,对宣传工作有想法,就邀请我做楼组长。这一做就是20年,从60岁做到了80岁。”卜阿婆说。
卜阿婆编辑的“学习园地”宣传栏已经刊登到了第329期,除特殊情况外,保持着每两周一期的更新频率。从国家大事、重要政策,到健康养生、好人好事,每一篇文章都由卜阿婆仔细挑选、认真编辑。
她的老伴金老伯说:“为了办好这个宣传栏,我们订了好几份报纸,一年订阅费都要上千呢!”这个老百姓自己的宣传栏在获得左邻右舍的称赞之外,也得到了居委会的支持,从原先偏僻的位置移到了一楼。由卜阿婆编写的“楼道公约”在经过居委会组织的多次讨论、修改后,成为了整个居民区的居民文明公约,被张贴在了许多地方。
为了协助卜阿婆的楼组长工作,金老伯一直是她的最佳搭档。卜阿婆擦楼道扶手、拖地,金老伯帮着她上上下下拎水桶、换水。老小区租客多、人员杂,为了邻居们生活安全,金老伯总会时不时下楼检查大门,及时把门关好。卜阿婆喜欢编织,金老伯便陪着她一起做些美化楼道的装饰品。“她是1986年入党,我比她晚一年,但是思想和行动上不能晚。党员就是应该身先士卒,为大家做贡献。每一年的‘蓝天下的至爱’捐款,我们年年不落,都参加的!”金老伯说。
在两人的带动和示范下,楼道里的居民积极配合楼组自治、小区创文工作,成了居民区里的典范。社区里的自治文明楼也慢慢多了起来。
何家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沈萍认识卜阿婆一家已经有许多年了。谈起卜阿婆,她说的第一个词便是“敬佩”。“其实卜阿婆的家庭负担很重,独生子常年生病、无法工作,两位老人要照顾儿子,又要互相照顾。可是和他们的交流中,从他们的行动里,永远看到的是正向、积极的一面,对楼道、对小区、对社会的奉献几十年如一日,获得的个人先进奖、最美家庭证书等不计其数,真的很令人佩服。”
因为身体和年龄原因,卜阿婆卸下了楼组长一职,并向居委推荐了热心的曹老伯。“虽然卜阿婆不当楼组长了,但学习园地还在继续办,楼道的环境也一直在维护。她的精神会传承下去。”沈萍说,“我们将继续发动社区里的党员志愿者、居民,积极行动起来,共同营造整洁、靓丽的社区居住环境,为创文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