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园’搭建的脚手架离学校大门只有几米。小朋友上学、放学都要经过这条小路,我们家长觉得有一定安全隐患。”
近日,同心路125弄小区“美丽家园”工程开启施工。广中路街道南片区工作站在日常巡查时发现,多伦同心小学的老师和家长对新搭出来的脚手架颇有担忧。
▲左侧是多伦同心小学,右侧是小区
学校与小区相隔一条小路,搭了脚手架后通行显得更加局促。多伦同心小学曹老师介绍道,“我们认为有几方面隐患。一是工人施工时不免有一些碎屑碎砖掉落;二是有的小朋友比较调皮,打打闹闹中可能会碰伤;三是上下学时间段,这条路可能会更加拥挤混乱。我们希望施工方和街道能采取一些措施,避免危险发生。”
南片区工作站接到反映,迅速联系学校、施工单位,展开三方协商,通过讨论制定了一份安全协议,由施工单位靖丰建设签署并承诺。协议中明确写明了脚手架外需加装防护网、遵守施工时间段、减少施工噪音等要求。
“协商会开好后,仅仅隔了一个周末,双层防护网就已经安装到位。礼拜一家长送孩子上学时,看到防护网与街道增配的民警、特保队员,都感到非常安心。”曹老师说。
施工方安全主管周国锦参与了协商会,“工地安全是件大事。在街道南片区工作站的协调下,我们提出安装双层防护网,将底部脚手架的钢管包裹一层棉布,这样即使小朋友撞到也不会受伤。”
据了解,广中路街道全域网格化片区工作站建设始于2021年10月,今年9月启动了2.0版。街道从管理办、城管中队、公安派出所、市场监督所等机关部门、单位选派了工作站驻站人员,“人员下沉的同时,各个部门的工作和办事流程也‘下沉’了。过去碰到城市综合执法、管理问题,需要街道出面协调、统筹,整个处理流程是‘串联’的。片区工作站成立后,各相关部门、条线的驻站人员在一起办公,同步推进处理流程,工作模式从‘串联’变为‘并联’,效率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也提升了。”广中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宣哲圣介绍道。
片区工作站升级为2.0版,副站长严路觉得自己“更忙更充实了”。“片区工作站1.0版时,主要由城管中队对接居委处理执法类工作,职能比较单一。现在2.0版加入了房管办、安监办、市场监督所等部门,从各自为政到捏成一股绳,一些共性的城市综合治理问题由工作站主动发现、主动处理,流程简化了,问题解决了,市民的满意度也高了。”
除了解决城市综合治理问题,片区工作站也成了基层自治的“催化剂”:和沿街店铺商量“美丽街区”更新方案,向居民们了解他们对“美丽家园”的建议,与学校、施工单位等商讨错峰停车方案……
“我们的定位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市民们从被管理者变为参与者、共建者,让整个辖区基层自治充满活力,让每一个人享受城市更新带来的变化。”严路说。
高密度城区的有效治理离不开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广中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依托片区工作站做好区域化党建联建,加强与周边单位间的沟通交流,凝聚基层发展合力,推动辖区内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