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群租房?
群租房对居民有什么危害?
为提高居民认识,加强居民群租房安全责任意识,日前,一场关于群租房专项治理的科普知识讲座走进欧阳路街道居民区,向居民现场科普群租房整治相关知识。

“大家看这张图,你们觉得这个房屋结构算合租还是违规群租?”现场,来自欧阳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队员通过事例分析和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地向居民讲解相关条例政策,普及群租房的认定标准、群租行为的危害、群租行为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发现群租现象该如何处理等一系列问题。
欧阳辖区内住宅小区密集,因交通便利、房屋租金较低、外来人口集聚等因素,群租现象时有发生。由群租带来的线路复杂、火灾隐患、易燃易爆物品不规范使用、噪音扰邻等诸多问题,成为影响社区和谐的不可控隐患。

听完讲座后,龚阿姨对群租法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她说“之前不知道的一些政策,现在终于搞清楚了”。
通过这次的“群租房”法制讲座,切实增强了居民群众知法守法意识,提高了违法群租房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也为欧阳社区群租房专项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接下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也将继续依托城管社区工作室,通过举办宣传讲座、分发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等形式,深入社区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居民答疑解惑,增强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
群租房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群租”是指将原有的房屋格局进行违法分割出租,从而牟利的行为。满足以下情形之一的即可认定为“群租”。1. 将一间原始设计为居住空间的房间分割、搭建后出租,或按床位出租;2. 将原始设计为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空间,出租供人员居住;4. 每个出租房间的居住人数超过2人(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的除外)。根据《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住房租赁企业代理经租房屋行为的通知》(沪房规范〔2019〕5号)的精神,住房租赁企业代理经租居住房屋,应当符合《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的规定。单套住房内客厅(起居室)使用面积在12平方米以上,且按本市代理经租企业房源信息双记载相关要求报备的,可以且仅可隔断出一间房间出租供人员居住。
群租房采用隔断的方式改变了房屋的功能区域,所以水电气管道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很多人住在一间小屋子里,小屋子还要满足各种用电需求,这无形中会加大电荷的负载,从而引发火灾。而且紧急疏散通道的大小是根据建筑可容纳的最大人口设计的,不利于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人员的疏散。群租房来往的人口杂多,流动性非常大,也达不到卫生标准,很容易引起一些疾病,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人与人之间挤在那么小的地方也很容易发生冲突;也有些人可能会去偷盗他人钱财物品,因为人员流动性很大,所以往往很难将财物追回,没办法保障自身的人身权利和安全。
租赁合同订立后30日内,租赁当事人应当到租赁房屋所在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租赁合同登记备案,但通过房地产经纪机构订立租赁合同的,由房地产经纪机构代为办理租赁合同登记备案。租赁合同登记备案内容发生变化、续租或者租赁关系终止的,租赁当事人应当在30日内,到原登记备案部门办理租赁合同登记备案的变更、延续或者注销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