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虹口 百年老建筑中 和传统文化来次近距离接触 感受非遗文化的新活力 用半日休闲的时光 玩转“国潮四季”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11月6日,“国潮四季”虹口区非遗文化主题活动在今潮8弄拉开帷幕。
市文旅局副局长萧烨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榕榕、副区长陈筱洁、区政协副主席郑蔚芸出席并与崇邦集团相关负责人一同按下活动启动键。
启动现场,21位非遗传承人,19项非遗项目齐齐登场。传统的非遗项目在他们的传承下,有的与新时代国潮理念不断融合、焕发新活力,还有的在生产性保护下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
在今潮8弄北广场上,这个“国潮四季”专属指引牌已经很清晰地为大家梳理了“国潮四季”虹口区非遗文化主题活动的“集”、“乐”、“玩”三大板块。
究竟有哪些亮点,跟着小虹来看看吧!
“集”:
石库门里汇集非遗新潮流
“虹口的石库门里弄居住习俗是上海市非遗传承项目,所以我们这次的活动举办地选择在了完整保留石库门里弄特色的今潮8弄,也是想让前来感受非遗文化的市民能有更沉浸式的体验感。”虹口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近年来在非遗工作上坚持不懈的努力,虹口区非遗项目数量在几年时间内,从个位数增至53项,数量上在全市位于前列。这次系列活动的非遗市集,邀请了其中19项非遗项目,以“春夏秋冬”四个主题,呈现了非遗产品的新生命力。
创新:
虹口首个非遗冬季产品
“岁时香语”系列发布
这是“传统香道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晴研发的新产品,在传统香方的基础上研发符合现代人气味美学审美的香品,结合四季理念推出了“花影”、“南风”、“山月”、“新雪”四个季节香,并将香药同源,芬芳四季注入香中。
保护:
优质非遗企业涌现,
非遗项目获生产性保护
如何将传统非遗文化与人们的现代生活得以连接?如何让这些传统工艺在现代化的生活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并为普通市民接受?这些答案,在蔓楼兰、雷允上、米丈堂等一批优质非遗企业中得到了答案。
“乐”:
石库门里流淌出的海派音乐
作为现当代海派音乐的催生地,上海的石库门与音乐结合已经注入到了几代上海人的精神生活中。
为此,虹口区文旅局特意在非遗文化周期间,邀请了老中青三代音乐家,用自己的作品和语言来诠释石库门里流淌出的海派音乐,感受石库门中音乐文化的魅力。
著名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陈钢
陈钢讲述了父亲陈歌辛和《玫瑰玫瑰我爱你》的故事,“《玫瑰玫瑰我爱你》成了中国第一首走向世界的流行歌曲,这和海派文化传统是脱离不开的,而且我们要继承好这样的文化传统,并不断创新、传承好。”
古典音乐推广家、音乐作家田艺苗
田艺苗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犹太音乐家在上海》的讲座。讲座细致解析了早期二战流亡至上海虹口的犹太人在古典音乐传播中发挥了如何重要的影响,以及他们是如何让上海的古典音乐走向专业化,并与欧美实现同步发展的故事。
此外,由虹口区文化馆90后创作干部尹乐作曲的《石库门里的微光》弦乐作品在此次活动开幕式中首发,三代音乐人的共同努力让百年石库门文化获得新生。
“玩”:
石库门里乐享趣味玩不停
石库门里的生活是不是已经离你很远了?在今潮8弄1号楼三楼,围绕虹口区市级非遗项目“石库门里弄居住习俗”所设计的一系列互动环节,让你一秒勾起深处的记忆。
“拾光里”照相馆的怀旧复古风随便拍拍都是影楼既视感。
插画风的“时光长廊”展示墙描绘了石库门弄堂的春夏秋冬,留言框内也能写下自己与非遗文化的交集,一起拾起记忆中的美好。
小虹了解到,本次“国潮四季”非遗文化周活动将延续到11月13日,其中市集展演将持续至11月10日,周末全天9-21点,工作日晚19-21点开放,小虹也提醒各位,非遗文化引力虽强,大家口罩仍需戴牢,请大家遵循园区的防疫要求,文明游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