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投放点环境卫生质量差, 有散落零星垃圾, 小包垃圾落地 ……
几个月前,凉城新村街道在一次对辖区内各小区垃圾分类进行常规检查时,发现梦湖苑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存在不少问题,按照街道建立的红黄蓝动态分级管理制度,该小区被“红牌”警告,要求其及时改进。
当然,街道并未简单地“红牌警告”了事。之后,又通过约谈物业、业委会和居委,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原来,8月份梦湖苑小区刚更换了新的物业服务方,新老物业在交接时出现“空白期”,同时,新物业对相关垃圾分类政策存在认知偏差。针对梦湖苑小区的情况,街道组织对物业服务方进行培训,还派出工作人员现场对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现在,梦湖苑小区终于摘下“红牌”。随着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提升,这里的环境也越变越好,居民们对此有着切身感受。
俞女士在梦湖苑住了二十多年,她说:“我们小区的整洁度和三个月前比真是改善了太多。现在垃圾厢房也干干净净,不论什么时候走在小区,都是清清爽爽的。”
据悉,为不断做深做细垃圾分类工作,凉城新村街道立足长效治理,从“人治”和“技防”双管齐下提升垃圾分类治理能级。
一方面,建立红黄蓝动态分级管理制度,根据市区测评结果,将小区按红黄蓝三色分级管理,分别实行约谈、巡查、抽查不同管理力度的举措,压实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分类指导员各方主体责任,确保小区分类管理工作长效常态。
另一方面,街道延展垃圾分类管理触角,结合各小区实际情况,在分类投放点位安装监控设备,将点位监控信息统一纳入街道城运中心一网统管平台,为问题的发现、处置、上报提供了有力抓手,目前已累计布点80余处,监控覆盖率达到56%。
在此基础上,有效融合“人治”“技防”手段,依托一网统管平台,及时发现投放点位上小包落地垃圾、箱房满溢、不规范投放等突出问题,督促居民区抓紧整改,对未按要求分类投放的居民进行劝导,对屡教不改者联合城管上门宣诫,形成“问题发现、工作派单、处置整改、反馈结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