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虹口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绿色、低碳作为生态环境软实力提升的着力点,多措并举开展低碳社区建设。
“我建议,在植物品种配置上,用上海本土草花,选择不同季节开花的多年生植物。”晚上8点半,俞霖琳还在开视频会议,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小区正在筹建的生态提升项目。
俞霖琳所在的欧阳路街道祥德新苑小区建于20世纪70年代,共有1400多户居民,老年人口占比近60%。小区虽老,地理环境却得天独厚,它东临沙泾港,距离鲁迅公园不到500米。
在小区住了25年的杨阿姨告诉记者:“临河的这段区域是我们小区阳光最好的地方。天气晴好的日子,老人、小孩纷纷搬凳子出来晒太阳,非常惬意。”
更让人舒心的是
近年来
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沙泾港的湖水更清了,岸边绿树成荫,常有不知名的各种鸟类前来栖息、觅食。“我本来就是从事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经常带着儿子观察身边的花鸟鱼虫,近期还在这里看到了上海本土蝴蝶等。”说到自己熟悉的领域,俞霖琳滔滔不绝:“这几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越来越普及,我们开展环保工作也越来越顺利。而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眼看着街心花园、城市花甸、科普教育基地等资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家接触和体验环保知识的机会更多了。”
2021年上半年
小区启动美丽家园综合改造
改造过程中,欧四居民区党总支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召开居民议事会讨论、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汇聚民智民意。随着改造工程的推进,小区的建筑外墙焕然一新,路面平整干净,环境更加整洁有序、安全舒适。
而居民们对于美好生活有着更多期待。俞霖琳基于自己的专长和小区实际情况,向居委会提出了进一步对小区生态空间品质进行提升的想法。为此,居民区党总支负责人陈文婕主动牵头成立由居委、业委、物业成员和热心居民组成的“生态融合推进小组”,专门负责推动社区生态提升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今年7月,小区的生态提升项目被提上议事日程。工作组成员各显神通,邀请专家和设计团队现场选点、商讨设计方案,还经常利用晚上空余时间召开视频会议讨论修改方案。
项目得到了欧阳路街道的支持
及区生态环境局、区绿化市容局
等部门的关注和指导
街道立足鲁迅公园生态功能外溢优势,结合林长制、河长制工作要求,准备在祥德新苑小区试点建设生态环境科普示范点。
除了对小区内凉亭、车棚等处的公共绿化进行优化提升,营造人和生物和谐共生的景观环境,还会设置水鸟主题的科普景观小品、科普彩绘墙等。同时,增设休闲座椅等老年友好设施,进一步提升滨河空间的休闲游憩功能。
效果图,以实际建设情况为准
欧阳路街道副主任朱崇文表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动低碳社区建设,并把“家园焕新颜五大行动”贯穿其中,推动居民生活品质和生态环境质量双提升,不断把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虹口各街道积极开展低碳社区的创建工作,通过建筑节能改造、配备公共充电设施、雨水回收利用、加大绿化面积等方式降低碳耗增加碳汇。同时,在社区微改造、微更新中,因地制宜地将绿色生态和城市生物多样性理念融入其中,营造绿色、低碳、适宜的城区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