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金秋十月,降温来得太快,剧烈的气温波动,带来的不止是体感不适,还有很多健康风险——
“冻”出来的7种疾病
低温对人体的威胁一是直接致病,二是作用于特殊人群而诱发或加重病情。这7种人,小心别冻到↓
01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不宜受冻。
一是受凉容易感冒。长期或者不定期的高血糖使人体白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二是防止血管痉挛。当糖友的血管突然受到冷空气刺激时,会发生血管痉挛,导致微循环障碍,容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
02 呼吸道疾病
冷空气刺激会导致气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损,继而令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
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不一样,有家族史、体质敏感的人会严重一些。
03 胃肠道疾病
气温较低时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因为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病。
尤其是对于溃疡病患者而言,可发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04 心血管疾病
血管受到寒冷天气的刺激,可能会出现收缩的情况,进而导致心脏的负荷加重,造成心血管疾病发作。
因此,降温天气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 1.出现无原因的疲劳、胸闷或突然心绞痛发作频繁,程度加重、时间延长以及近期出现心律失常等。 2.夜间突然心慌、气短、不能平卧、不断咯出泡沫样带血痰。 3.突然不省人事、摔倒在地。头晕、无力、心跳缓慢(每分钟30次~40次)、心律不齐。 4.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突然血压下降、极度虚弱、出冷汗、面色苍白、神志恍惚。 若出现上述心肌梗死症状,应拨打“120”送医院抢救。 05 脑血管疾病
气温骤降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脑卒中等意外也接踵而至。
因此,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楚、眩晕伴呕吐等症状,必须高度警惕,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06 前列腺疾病
低温下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会显著增强,使前列腺腺体收缩,造成慢性充血,导致尿道内压力增加。
尿道情况的变化又会加重前列腺液的增多,导致前列腺疾病发作,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多、尿痛以及会阴、睾丸疼痛等症状。
建议前列腺增生患者,降温后要及时增加衣物,外出时不要坐在石凳上。
07 寒冷性荨麻疹
寒冷是荨麻疹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体弱者更容易“中招”。
寒冷型荨麻疹的特点是接触冷水或其他冰冷物质后,受冷区出现瘙痒性水肿和风团,多发于露出部位。
对于这类人,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最重要,外出时,尽量减少裸露皮肤,保持皮肤湿润。
来源:健康时报、生命时报、健康报
编辑: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