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街道地域范围内,能够开发出3条红色的行走线路,这在整个上海,都是罕见的,这是虹口的骄傲,也是虹口人的责任”。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和感受?
2021年4月22日上午,一场与众不同的党课发布会在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社区党群服务分中心举行着。这场发布会吸引了许多地区内不同领域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员、干部、团员和群众,因为大家都希望一睹今天即将发布的有着全新内容的,近在身边的红色文化资源。
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画面中,街道党史宣讲团的两位青年成员在《那时的他们正年轻--纪念革命先烈陈延年、赵世炎》的诵读中,分享了自己的红色感悟,从历史纵深处回望初心。
随着音乐响起,大屏幕播放起了由青年党员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街道首部红色文化MV《信仰的力量·前仆后继》,在历史和现实的镜头变化中,回顾着陈延年和赵世炎等革命先烈的斗争故事,诠释了新时代的青年党员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初心使命,通过沉浸式的演绎,让众多与会人员在感动与落泪中,赓续了红色血脉。
虹口记忆传讲工作室首席传讲人、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特聘教授、四川北路街道红色文化生态工作室专家张家禾老师畅谈了谈“行走四川路、学思悟党史”——“川北三线”行走中的党课,研究背景和诞生过程,并引导与会人员收看了逐条线路的党课微视频,用好了红色资源,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把红色故事讲活讲深。
在发布会上,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吴强和四川北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鹏共同揭开了“川北三线”LOGO的面纱,并与相关单位负责人为基层党员、团员、群众代表赠送了“川北三线”的文创书签,激励大家读好党史、学好党史、用好党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1.78平方公里中有着各类红色印迹点位达到100多处,红色旧址遗址等有着51处,在刚刚公布的上海市首批革命文物名录中,四川北路街道就有着24处不可移动的革命文物,占比全市总数的16%,被誉为“开放的红色博物馆”和“天然的党史学堂”。这片土地见证着上海是中国革命红色基因的发源地,这里的一抹抹红色,是近代上海发展中堪称具有特殊意义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街道党工委会同区委党史办、中共四大纪念馆、虹口记忆传讲工作室、虹口区文史馆等单位,在今年成立了四川北路街道红色文化生态工作室,深度挖掘地区内丰厚的红色资源及其背后蕴藏的红色故事。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街道党工委和工作室专家级成员张家禾老师深入做好红色文化的研究,摸清红色家底,全新推出“力量·阅动中的红色线路”,通过精心打磨,全新设计了多伦路街区的红色记忆、左翼文化运动在虹口、隐蔽战线与虹口的“行走四川路、学思悟党史”——“川北三线”行走中的党课,更好地讲活党史故事,为广大党员、团员和群众学好党史这本“教科书”,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提供全新的现场教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