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来临,由于各类电器频繁使用,又到了火灾事故的高发时段。为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近日,同济居民区党总支联合街道应急办邀请虹安应急救援保障中心主任孟元老师给同济居民区广大居民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讲座。消防安全讲座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居民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讲座吸引了大量居民前来参与。
孟老师作为主讲人,根据居民区的实际情况将此次讲座分为了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讲座首先是在会议室用PPT的形式呈现,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火灾的成因与分类:
分析火灾的成因,如乱扔烟蒂、乱用明火、电器短路、电瓶温差大导致爆燃等,并介绍火灾的分类,如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等。
2.火灾预防措施:
安全使用插排,严格根据插排的功率使用电器,不贪小便宜而购买假冒伪劣商品,电瓶不进居民楼,严禁飞线充电。
3.灭火器材的使用: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包括灭火器的类型、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孟老师讲授了三种常见的灭火器类型,分别是干粉灭火器、水基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并展示了灭火器的内部构造方便居民们更清晰地认识灭火器的工作原理;同时还讲道,如果身边没有灭火器材也可因地制宜使用黄沙或者防汛沙袋,通过隔绝氧气灭火。
4.消防防毒面具的使用:
遭遇火灾时往往并非直接因火情伤亡,更多的是浓烟导致的人员昏厥,因此保持呼吸顺畅是安全逃生的必要条件,本次讲座孟老师给居民们展示了公共场合必备的消防防毒面具,并演示了如何使用,良好的互动使得大家反馈非常热烈。
5.准确拨打报警电话:
在遭遇火灾时,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拨打消防电话,为了消防人员能高效地了解火情,孟老师告诉居民们在报警时最好是用普通话,并告知具体的失火点,以及失火点的房屋类型和楼层。此举能大大提高消防队员的出警效率。
在室内的讲座结束后,孟老师带领居民们到户外实施了一次现场演习,让居民们参与了一次“灭火”行动。第一步,查看灭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内,第二步,拉开拉环对准火源,第三步,喷洒二氧化碳成功灭火,第四步,查看火源防止复燃。最后消防演习在居民们的配合中完美结束。
本次培训讲座取得了同济居民区的居民们一致好评,居民们也都纷纷希望以后能多举办一些类似活动,因为消防安全与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人都需要更多的消防安全知识。同济居民区党总支也表示,日后会大力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努力构建一个安全有保障的社区,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