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最后一周(4月24~30日)是“世界免疫周”,其目的是促进接种疫苗以保护各年龄人群免患疾病。今年“世界免疫周”的主题是“疫苗使我们更紧密”。回顾一个世纪以来医学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进展,疫苗可被称作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奇迹。在过去50年内,证据显示,疫苗挽救的生命超过了任何其他一项医学产品或者是手术。数百年前,一些致命的传染病在全球蔓延,而天花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种。平均而言,感染天花的每10个人中就会有3个人死亡。直到18世纪,这个难题被一名叫做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1749年~1823年)的英国医生找到了答案。人类在1977年宣布,在地球表面成功地消除了这个病毒。天花是人类截至目前为止,唯一通过自身努力得以根除的人类传染病,而其中疫苗功不可没。
一问
疫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简单来说,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疫苗,其基本的机制就是要通过自身来触发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独特的抵抗力,可以抵抗外来特定病原体的入侵。现代疫苗的设计就是遵循这样的思路。
二问
常见疫苗的类型和特点是什么?
为了实现这个过程,不同类型的疫苗其模拟病原体的方法就是各显神通了。
灭活疫苗
其本质就是病原体本身被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后失去了感染活性,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灭活疫苗就是病原体的“尸体”——长得和病原体相同,却没有病原体本应有的感染和复制能力。但是灭活疫苗还是具有多数原有病原体的组分,因此进入人体以后还可以被机体辨识为病原体,产生保护抗体。
灭活疫苗的缺点在于,由于其本身不能在体内复制,因此,在多数情况下,需要多次接种,反复刺激机体,以产生足够的抗体。
减毒活疫苗
这是一类带有活性的,可以在人体内复制的疫苗。但是由于其毒力下降,不能致病,因此当人类产生抗体后,也就产生了对原有病原体的抵抗力。由于可以在体内自我复制,因此这种疫苗非常高效,通常接种一次就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其缺点是,对于免疫缺陷的个体,可能会导致持续感染,并存在致病的风险。
组分疫苗
这种疫苗含有的并不是完整的被灭活的病原体,而是病原体中可以被机体辨识的部分,就好比如果知道“保安”只认脸来识别是否是入侵者,那么我们就只要复制这张脸给“保安”看,就可以触发拉响警报。这类疫苗我们统称为组分疫苗,也叫作亚单位疫苗。
比方说,乙肝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表达的病毒表面抗原的部分片段,也就是乙肝病毒的免疫表位所在。
组分疫苗的特点是本身就是从病原体分离或人工合成出来的片段,因此不会具有感染性和致病性,非常安全。
三问
疫苗的安全性如何?
疫苗自其诞生以来,安全性就一直被人们所重视。从现代的制药标准来看,对其安全性要求要高于治疗性药物。
那么现有疫苗的安全性到底怎么样呢?应该说目前市面上在用的疫苗都是经过三期临床试验后得以上市,安全性有保障的。
四问
新冠疫苗的开发与展望是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从出现流行到今天,也就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对全世界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科学家也前所未有地投入疫情的防控中。
现在全球范围内急需尽快建立免疫屏障,疫苗接种速度越快,就越能有效控制疫情,否则病毒变异的速度就难以跟上疾病防控的速度,全球的重启可能会再次延后。
病毒变异是自然规律,新冠病毒作为一种RNA病毒,复制过程中发生突变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而当突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会影响疫苗的保护力。
对此,包括我国在内的多国科研机构已经开始密切监测,并且积极开展新一代疫苗研发以应对新突变。另一方面,民众应加快接种疫苗,尽早构建起群体免疫屏障。
全球能否重新开放取决于疫苗的可及性与公平性以及推广的速度。全球达成共识,支持世卫组织推动疫苗的全球接种将成为能否尽早结束大流行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