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的新冠病毒肆虐上海,中虹居委139弄小区阳性数激增拖了街道后腿,1号楼更是雪上加霜前后隔离8位患者,居委分管干部小李的压力和艰辛可想而知。封控期间点点滴滴难以忘怀,非常时期其所作所为历历在目,我们4位老人特写此信给领导:表扬经受考验不可多得的中虹居委干部李晓贞”……近日,凉城路139弄1号楼的楼组长符菊萍和许密华,以及2名五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夏黎明和金根林给凉城新村街道发来了一封表扬信,实名点赞中虹居民区居委干部、139弄块长李晓贞,居民们都亲切地叫她小李。“能得到1号楼这几位老同志的表扬,确实不容易!”中虹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姚斌在得知小李被表扬后感慨地说。
“别看她个头小,做起事情来干劲十足!小李真不简单!”这是居民和居委干部对小李的印象。小李负责的凉城路139弄锦绣文华小区,有着1300名居民,疫情期间,139弄小区因病例较多,成了中虹居民区的“重灾区”,而1号楼则是“重”中之“重”,几乎一直在封控着。作为块长的小李,面对如此的防疫压力,她迎难而上,带领着139弄的志愿者们奋战防疫前沿,核酸采样、物资分发、人员管控、处理突发情况……到处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随时待命的“块长”
4月1日小区封控后,139弄1号楼出现了首例病例,居民们瞬间“炸”开了,“都封在小区怎么会感染的?”“病例转走了没有?消杀了没有?我们要被封多久?”“我们还能开窗晒衣服么?”……一时间各种各样的问题向居委和小李抛来。为缓解居民们焦虑不安的情况,小李知难而上,第一时间成立1号楼微信群,及时与居民沟通信息,回应居民诉求,满足居民基本的生活保障。
“有什么事情,尽管让居民打电话找我,我来帮忙解决。”小李对楼组长和志愿者们说。作为139弄的块长,面对小区相继出现阳性患者小李主动担当,穿上大白,陪同社区医生上门采样、转运感染人员;面对居民特别是封控楼的物资需求,她带领志愿者第一时间将街道下发的保供物资送到居民手中,有时人手不足,还会让自己的爱人出来帮忙。
封控期间,面对数不清的核酸检测和每天不间断的居民电话,面对居民的不理解、质疑甚至谩骂,她始终咬紧牙关,每天带动志愿者做好各项工作,居民无论何时有问题找她都会马上回复。“小李好像不休息的,老晚了还在群回复大家的问题。”楼组长许阿姨说。渐渐地,楼里的喧嚣得到了缓解。
居民的“小事”却是她心中的“大事”
封控期间,各种小事都可能引发矛盾。发物资时,有居民在群里反映自己收到的物资里缺一样东西,小李立刻回复,“马上过来给你补一份”。有居民发现楼道里的快递纸箱好几天没清理了,跑到群里“提醒”,小李看到后立即联系相关部门来处理。她从不为居民每天冒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感到厌烦,一直努力解决问题,几乎有求必应。
有一次1号楼一户居民的快递找不到了,联系到了小李,由于已经是晚上了,负责送快递的志愿者都休息了,小李便自己到大门口帮居民找快递,这个门口没找到,便去下一个门口找,过了好久,仍未见快递踪影。无奈她只能先安抚居民,“可能快递还没送来,明天我再帮你找找看。你也再问问寄给你快递的朋友,地址会不会写错了。”果然,居民发现是朋友写错了地址,快递寄到了别处,其实这不是小李第一次在晚上帮居民找快递。
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小李一直用心解决居民的小事。“以上都是琐碎的事,但区区小事却连着党群的心,疫情中她做得很到位我们以她为荣!”居民在感谢信中写道。
依靠“感同身受”,成为居民的“贴心人”
“有的居民碰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朝居委撒气,是因为觉得居委和他们不是一条线,不会为他们解决问题。如果居委干部都能站在居民立场上多思考,或许可以化解许多矛盾。”小李正是这样一位会换位思考的“贴心人”。
封控的时候,居民李阿姨不小心在家摔了一跤骨折了,当时家里只有她和儿子两人,李阿姨担心因封控无法外出就医,情绪激动。小李一边安抚着她,一边联系街道相关科室寻求帮助,最终李阿姨被及时地送到了医院。李阿姨从医院回来后,小李还不忘关心她的情况。
由于139弄的病例较多,居民们在参加大筛的时候都会格外关注叫号是不是太快了,排队的队伍是不是太长了,居民与居民间的间距是不是太近了。虽然大家不说,但小李的心里可明白着呢。小区每次大筛的时候,她都能有序安排好核酸检测的各个岗位,即使自己的脚骨折了,她也依然拄着拐杖,坐着轮椅坚持上岗。居民夏老伯说,“每次下楼做核酸,看到小李在,就放心了,大筛秩序肯定不会乱。”
小区封控的两个月里,她顾不上家里骨折的母亲、顾不上即将面临中考的女儿学习和生活,却始终惦记着她块里的居民。像李晓贞这样贴心的居委好干部有好多,他们始终坚守岗位,冲锋在前,带给居民温暖和感动。每每收到居民的夸奖时,李晓贞总是说:“这有啥好表扬的,大家做的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