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我国传统节庆里,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有一种浪漫叫“并肩抗疫”,在疫情常态化阶段,有许多居民志愿者仍然坚持在一线。他们中有不少是夫妻,他们在忙碌的志愿服务中感受甜蜜,居民区内也处处彰显着邻里间的“爱”。
瑞虹二期1号楼郑锦霓、陈炳昭夫妇,1940年出生,夫妻俩都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从3月起,他二人不顾82岁的高龄,一直坚持在防疫第一线。他们既是心手相牵的爱人,也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楼栋每一次组织核酸,他们都参与了,为楼栋志愿者团队起到模范的榜样作用。在防疫的第一线,虽然辛苦,郑老师夫妇从不喊累,他们夫妻俩的无私奉献精神,打动了全楼栋的居民,也引领了一批年轻人加入到防疫的志愿者服务中。
瑞虹一期12号楼共有居民约400多人,自疫情封控管理到解封,小区的核酸检测离不开12号楼志愿者们的辛劳,其中,每次遇到小区核酸大筛都能看到周雷夫妇。他们夫妻俩忙碌的身影总是出现在人群中。
他们夫妇俩自疫情起积极主动报名志愿者服务 ,周雷老师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第一时间组织楼里的志愿者、多次提出并优化楼里的志愿服务,合理安排团购货品分发、搬运街道发放的防控物资、和楼里的志愿者齐心协力改良优化核酸检测方案。遇到平时核酸检测,他们也总是在忙碌的工作结束后迅速回到小区楼栋 ,吃点东西垫垫就下楼忙活起来了。他们用自己朴实的话语和实际行动给12号楼的居民们带来了便利和温暖的关怀。也为小区的志愿者起到了带头作用并竖立了模范榜样。
安丘居民区还有一对青年志愿者夫妻,他们是住在瑞虹二期15号楼的孙文杰老师和她的妻子。4月以来,孙文杰老师积极投入到防疫工作中,成为居民们公认的“楼长”,在防控期间为志愿者团队出谋划策,投入到每一项防疫的志愿者工作中。
在解封后的6月初,听到居民区缺少采样志愿者,孙老师和他的妻子俩立刻都报名参加了嘉兴路街道的核酸采样志愿者,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在社区常态化点位继续为居民们服务。6、7月的高温日,每当他们脱下防护服,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服,这一对伉俪不喊苦、不喊累,成就了一幅“伉俪情深齐抗疫”的美妙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