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的谢心医生是一名有着二十余年党龄的老党员,目前他是医院第八党支部的支部委员、内分泌代谢病科行政副主任,作为一名老党员和医院的中层干部,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抗疫的职责。
三月起,上海的疫情进一步吃紧,谢心第一时间就加入了医院的应急核酸采样队,并担任采样队副队长。不论是半夜还是清晨,只要有任务,就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很多时候,凌晨4:30分就要从医院出发,夜幕降临后才能回到医院,他的足迹遍布徐汇区、浦东新区和虹口区。即使前一晚的夜班刚结束,他仍放弃个人休息毅然加入采样队,把前一夜的疲劳和辛苦抛到九霄云外,并在第二天继续进行繁忙的医疗活动。在常规医疗工作和核酸采样工作的交替中,他度过了难忘的一个半月。
4月1日以后,全上海进入封控阶段,医院门诊也随之停诊,很多患者在封控过程中有一些就诊需求,谢心则成为了他们的第一求助人。每天打给他的电话不计其数,谢心总是耐心地讲解,有些患者血糖偏低了,谢心便告诉他们胰岛素剂量如何减少、口服降糖药如何减量以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何防护等一系列治疗方案;还有一些患者由于不能出门配药,在网上购药时必须出示处方,他们又找到谢心,谢心总是不厌其烦的把手写处方写好、拍照,再通过微信发给患者,让患者完成了网购药物。很多患者表示万分感谢的时候谢心总是笑着说“举手之劳而已”。在这段特殊时期,谢心还利用自己有出入证的“特权”,骑着小电驴为虹口区的几位老病人上门送了好几次药,解决了患者的燃眉之急。
4月6日,医院组建三门路某方舱医疗队,谢心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并担任方舱医疗队队长,4月7日,在医院党委书记张嗣博的带领下,全院35名医护进驻方舱医院。下午三点半,第一批入舱患者已到达方舱门口,医疗队成员早已严阵以待,时刻准备着。作为医疗队队长的他,要负责与各部门沟通、与社区各街道的对接和医疗队成员内部的管理和协调,联系患者的救治及转运等任务。在开舱的最初三四天里,谢心如“砻糠搓绳起头难”,千头万绪,一天有时只能睡两三个小时,第二天还是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同时,作为方舱临时党支部的支部委员,他还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各项工作,为那里的抗疫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谢心的带领和全体“方舱小伙伴”的通力合作下,方舱中医药特色治疗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既有“一丝药香传温情”的中药汤剂的使用,又有根据患者在望、闻、问、切的四诊疗法基础上结合不同的时期加用的化湿败毒颗粒和玉屏风颗粒等经典中成药的运用,每天下午3:00-4:00医疗队员在方舱小花园给患者们指导中医传统功法“八段锦”的练习,在患者出现左侧腕关节内侧腱鞘炎疼痛难忍、屈伸不利时,医疗队员又采用了中医推拿治疗,采用点按与揉按相结合的手法明显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症状。方舱内的患者出现了周围性面瘫,喝水漏液,鼓腮漏气时,中医针刺治疗又及时介入,遵循“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治拟培补后天,通经活络的方法也使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此外,鉴于方舱内患者较多,最多时加床到接近600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也比较多,为了防止出现差错,在谢心的带领下,方舱制定了严格的交接班制度,每天的重点病人必须在交班本上详细陈述,接班的一组在工作前要一起进行商讨方案,达成共识,使很多医疗活动都有章可循,杜绝各种隐患的发生,也保证了医疗安全。
三月以来,谢心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始终奋战在救治病人的第一线,践行党员初心,彰显使命担当。“疫情无情人有情”,相信在所有“逆行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定将驱散阴霾、迎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