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街道密三小区是上海本轮疫情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居民区,近3000居民,7位居委工作人员。邱骏,是这个居民区的党总支书记,作为一个70后党员,他带着六位娘子军在本轮疫情之初就一头扎进了社区抗疫的工作中。
这个书记很Man:“我要保护居委干部,我要保护我的小区”
转运阳性病例24小时待命
密三小区从四月份以来陆续出现了34个阳性病例。特别是在疫情来势汹汹的月初,阳性病例一个接一个出现,因为各种原因,当时的转运工作存在着各种困难。从清晨到深夜,只要接到转运指令,邱书记总是一个人,敲开居民家门,帮忙搬运行李,一路叮咛嘱咐。有时为了等待转运车辆,他就陪着这些待转运居民,寸步不离,有时最长的要等两、三个小时,直到将他们护送到车上,他才离开。对这些高感染风险的工作,他总是以很平常的口吻说,“半夜三更,又是阳楼,应该由男同志去!”。
核酸复核检测24小时守候
核酸检测结果一直是牵动人心的一件事,每天盼着好结果,而事实却是常常让人一次次地揪心,邱书记也不例外。1:20、1:10混管检测的结果随时会传送到居委,一旦发现异常数据,无论几点,邱书记都会立刻打印名单,挨家挨户电话通知混管异常的居民,并陪同医生上门做核酸。“居委都是女同志,无论平时多辛苦,一个整觉还是要给她们保证的”。于是入夜之后的小区,常常看到邱书记穿着大白,与复核采样人员行色匆匆的身影。
涉疫楼栋消杀24小时准备
在疫情最严峻的那段日子里,为了降低居委工作人员的风险,也为了减轻密三这个老小区的物业保洁压力,邱书记带着另外两位区下沉党员干部阮武林、陈明一起,总是第一时间背起消杀桶,走进一幢一幢涉疫楼栋。下楼时,再将各楼层的居民垃圾消杀带走进行处理。他笑着说,“我有诀窍的,要把消毒水喷在前面,先喷再进去风险就会小很多”。在保护涉疫楼道居民的同时,也保证了志愿者们和上门采样人员的安全。
这个书记很暖:“要让居民情绪有个出口,要让他们安心”
接听居民诉求24小时在线
在这一个多月的战斗中,邱骏有过失落,也有过无奈,作为一名居民区的书记,他要做的事很多,但有时能做的事也很有限。他很早以前就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向全体居民公布,有时候一整天电话不停,接听居民诉求、协调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但他说,“作为一名居委会的干部,一名书记,当居民遇到困难打电话来求助的时候,我要想尽办法、千方百计地帮他们解决问题,但总有解决不了的时候。我公布电话,就是希望给居民能有一个发泄的出口,能打通我的电话,骂我一通、发发牢骚也好”。就是这只24小时一直在线的“出气筒”,让居民们倍感亲切、适意。
关爱居民之心24小时传递
曲阳路594号小区有一对老夫妻不幸感染新冠,等待转运的那段时间,他们焦急不安,既是对转运之后的治疗康复过程的忐忑,也放心不下家中陪伴许久的宠物狗。邱书记得知后,仔细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又安排好老人的转运事宜。临出门前,老人放心地交出了家里的钥匙。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邱书记每天在消杀涉疫楼栋的同时,还会挤出时间照顾小狗,并且拍好视频发给老人,让他们安心治疗。他说:“我要对我的居民有交代,他们支持我的工作,我也要让他们安心”。这份对居民深深的关爱,感染着身边的人,也无声地在密三小区传递开来。“有困难,找书记”便成了居民口中最常听见的一句话。
这个书记很细:他可能是个有强迫症的“理工男”
社区大事小事24小时牵挂
居民区的大事小事、难事易事,邱骏总是亲力亲为,事事牵挂于心,总是力求最好。商检公寓是个只有两幢高层的小区,公共空间狭窄,如何才能使核酸检测人流不冲突、不交叉?怎么才能缩短核酸采样的时间、减少聚集风险?怎么才能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条件?邱书记带着志愿者一遍遍在现有场地里“排兵布阵”、设计路线。在细致的计算和安排下,一个八百多人的小区,核酸采样时间从开始的三个半小时缩短到如今的一个半小时。
而在居民康复抵家前,邱书记总会背起消杀桶,带着志愿者们再将涉疫楼道消杀一次。他说,这个消杀时间和消毒水的喷洒量一定要控制好,既要考虑消杀的效果,又要考虑地面不能太湿,免得形成安全隐患;在核酸采样现场,有问题找邱骏,每一样物资的位置他都清清楚楚;当环境温度不断升高时,他总能细心调好遮阳棚的位置,把自家的电扇拿出来,用微风给志愿者送上一丝清凉。
邱骏,是一名党员,一名居民区书记,更是千千万万平凡社区抗疫人员中的一员,而正是因为有了这千千万万个勇毅逆行的社区工作者,坚守抗疫一线,把牢防控大门,有责任有担当,面对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这场大仗硬仗,我们才更有信心、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