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特殊使命。自疫情发生以来,有这么一群虹教人,他们怀揣信仰、肩负重任,在疫情防控一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深情而坚定地喊出:“我们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请组织考验!”
在志愿服务中他们再次坚定了入党的决心
“这是我第三次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入党已经成为了我坚定不移的信念。”虹口区友谊幼儿园教师吴迪韵为了向党证明决心与忠诚,在上海疫情危机之际,和身边的党员先锋一同冲锋上了战疫一线。“这段时间,我看见身边所有的党员,为服务百姓几十天日夜轮转也不知疲倦,这支队伍永远有不服输的精神,永远有对群众和国家的绝对忠诚,这让我对我党的信心变得更加坚定。我也在志愿服务中,更深刻理解了为他人服务的责任感。我坚信,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之下,上海疫情很快就会过去。”
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教师杨蕾作为本轮虹教系统下沉社区的志愿者,已在岗位上坚守了1个多月。她所服务的是一个近3500人的大社区点位,为确保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她会事先设计排队路线、提前检查居民的核酸采样码、耐心安抚居民情绪……俨然已成为一名全能“大白”。“在这次志愿服务中,我看到的都是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志愿者,我真真切切领悟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这也让我毫不犹豫再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以再次表达我要入党的决心。”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教师李家豪第一时间报名加入虹教系统志愿者队伍,于3月31日开始驻扎支援四川北路街道永美居委会。“工作中要说最难的,还是对阳性居民及密接楼层开展筛查。”李家豪说:“考虑到前期对居民排摸的熟悉,我主动认领工作,协助医生上门进行核酸采样。心理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每每这个时候,身边那些在危难关头豁出去的党员身影就会浮现在我眼前,他们总是那么全力以赴,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在前线的战斗中,李家豪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再次提笔由衷地写下入党誓言,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疫情来袭,身边党员积极投身抗疫一线,舍小家为大家,我也毅然决定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由于需要兼顾线上教学任务,我只能在授课间隙参与分发抗原试剂、维持核酸检测秩序等志愿服务。尽管不久后,我所居住的楼栋因出现阳性病例而被封控,我也没有停下服务的脚步,担任团长帮助大家团购各类物资。我愿在抗疫的‘火线’上经受考验、接受洗礼,共同守护我们热爱的上海。”再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北虹高级中学教师朱涛如是说。
在“疫”线他们见证了信仰的力量
在北虹高级中学教师沈振国这次的志愿者经历中,有这样一位老人令他至今难忘:“满头的白发、瘦削的身材,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当得知他也是志愿者后,我一度怀疑他能否支撑起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但随着第一周任务进入尾声,我的所有疑虑都烟消云散。他如同青壮年一般永远冲锋在前,用他瘦弱的身体顶起了社区防疫的一片天。”沈振国说道,“我疑惑地问他退休后为何还要承担如此繁重的志愿者工作?老人的回答却是那么的朴实无华:‘因为组织需要我,我是共产党员!’此情此景令我无比震撼,我毅然提交入党申请书,我也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虹口区银联幼儿园教师袁蓓蕾,作为虹教系统下沉社区志愿者,自本轮疫情以来,她始终奋斗在抗疫一线。看着身边那些胸前贴着红色党员标志,无时无刻都在帮助大家的党员志愿者,她说:“他们胸前的这抹‘红色’,就好像向所有人诉说着‘希望’,这是一种坚定的信念,让所有人坚信我们终将取得这场战‘疫’的胜利!这抹‘红色’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
同样是本轮虹教系统下沉社区志愿者,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教师祝一兰从3月31日至今,白天深入社区做好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维护、信息录入、抗原试剂分发等各项工作,夜宿集中休息点,过程中她不曾说过一个累字。提到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初衷,祝一兰说:“我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这一个月,我看到身边的党员视群众安危高于一切,白天冲在一线,打在头阵,晚上回到基地,顾不上休息先完成学校教育工作,还时刻关心身边的战友,他们就好像一把火,燃烧自己不问归处。这样的言行深深震撼了我,也更加坚定我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
作为虹教系统下沉社区志愿者,虹口区广中路幼儿园职员王芳蕊在这一个多月“战斗”中,坚守在核酸检测的扫码、发放抗原试剂、搬运防疫垃圾、物资保供分发、为封控楼抗原异常居民采样等多个岗位。问起是什么信念支撑着她日夜奋斗着,王芳蕊说:“是我身边的党员‘战友’,无论多么困难的任务,他们都会争先恐后,以丝毫不退缩的姿态冲在最前线,他们的精神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使我的心中也燃起一束火焰,那是对加入中国共产党迫切的愿望,亦是对这场抗疫长征路必胜的坚定信念!”
在虹口区曲阳第五幼儿园教师龚凤琼和郁佳晨眼中,身边的党员就是最好的榜样。龚凤琼说:“当我得知居住在外区的下沉街道志愿者,他们白天冲锋在抗疫一线,晚上睡在教室的地板上,我内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说‘我是党员我先上’,好似‘党员’这个词一亮出,谁就有了率先冲锋陷阵的‘优先权’,这使我更加向往、更加坚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郁佳晨说:“在我的社区里,有每日会到居委询问是否需要帮忙的即将退休的党员;有年过半百依旧还在帮助他人的党员;有主动担起为阳性居民复采扫码的党员。他们不畏困难的精神以及对党的信仰深深震撼着我,我越来越意识到入党的必要性,越来越觉得这个集体闪耀着光芒。”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民办外国语小学副校长冯洁也深受身边党员志愿者感染:“我亲眼看到身边无数党员志愿者们在疫情期间迅速集结,奔波在社区防疫队伍中,党性在疫情防控一线熠熠闪光。在他们的感召下,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以此表达自己在特殊时期守望相助,同心守‘沪’的决心。”在封控的一个月里 ,冯洁也身体力行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每天教授单位里不会做饭的年轻人做一个菜,在点滴中传递温暖。
他们在抗疫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若有战,召必回。疫情当前,我不会退缩,因为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广中学校教师张皓作为虹教系统下沉志愿者,4月1日起便至江湾镇街道下属的新南二居委报到,至今依旧“冲锋”在前线。张皓左脚跟腱曾受过严重的伤,但在维持核酸检测队伍秩序、发放防疫物资、封控阳楼消杀等工作中,总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他说:“曾经当兵及两年前做抗疫志愿者的经历,给了我坚持不懈的力量。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入党积极分子,我有责任,更有信心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作为一名刚离开大学校园不久的小姑娘,虹口区教育信息中心职员朱影在本轮疫情中,主动请缨,下沉社区抗疫。连日来,她以工作单位为家,穿着防护服穿梭于核酸检测、消毒清理社区垃圾、为居民送生活用品等各项服务之间。问起是什么让她坚持到现在,朱影说:“我被身边党员志愿者们有苦不言苦、有累不说累的那份干劲深深打动了。和这些有信仰的同志在一起,我也变得更勇敢了!‘党员’这个群体也成为了我当下最大的向往!”
虹口区江湾路幼儿园教师谢玥回忆起自己作为志愿者第一次进入高风险封控小区,仍心有余悸:“进小区时我既害怕又紧张,紧张自己是否有感染危险的同时又害怕自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但当我看到身边的党员已沉着地开始投入工作,我也不甘落后急忙上前帮忙,不知不觉忧虑也就散去了。一个月里,在居民的支持配合下,在其他党员同志的鼓励下,小小的我变得坚强勇敢,能够勇于接受任务克服困难,这次的经历让我对冲锋在前、不畏困难的共产党员群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