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孙全祥,来自虹口区检察院第六检察部,是一名2021年12月刚从部队转业的“虹检新兵”。4月10日在组织的号令下,他和7名虹检同事以及虹口法院的8名干警一起组成虹口区检法联合抗疫队伍,下沉街道参加一线抗疫工作。之后,他随队长周健一起辗转江湾镇街道、北外滩街道、四川北路街道等进行驰援。各种岗位走了一遭之后,他总结出里面一些“门道”,比如写了一份“配药攻略”供所有志愿者参考,如何把一件小事做好?一起来听他讲述吧……
讲述者:第六检察部 孙全祥
在服务北外滩街道春阳里小区期间,根据居委安排,我成为了一名代配药的“跑腿”小哥。春阳里是旧式里弄小区,居住人员复杂,阳性病例较多,而且居民以老人为主,由于小区封控时间长,急需就诊配药的居民很多。
此前在支援江湾街道期间,队友曾称我们有幸参与了一个“大项目”:一周内,协助过2万余人次的核酸检测,完成1万余人次的抗原检测试剂的发放,完成10余吨抗疫物资的搬运和发放。然而,来到春阳里前我从未参与过代配药服务,一开始就“踩坑”无数,在跌打滚爬中,不断摸索,一边琢磨,一边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
“菜鸟”配药员第一天就教训惨痛,“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早上8:30赶到医院门口,被告知身着“大白”不可入院,我赶紧脱下防护服。成功进入医院后,又发现自己分不清配什么药该挂什么科室;从医生处咨询完挂号事宜,又遇上了社保卡无法在自助机上挂号的问题;经过数小时的排队挂号后又被告知部分药品储备不足;取药时,一边奔波在不同的取药窗口,一边还要仔细核对居民信息、药品信息,一一配对后才能分装。等一切完成、走出医院时,时间已不知不觉到了下午5点。
掌握流程之后,孙全祥与队友们再为居民配药时效率就高得多了。
打仗般的一天结束,出门时带着一沓病历本,最终却只配齐了24位居民的药品,效率低下,我不禁开始自责,一回到驻地我便开始复盘一天的得失。比如,一位居民需要配胰岛素,我好不容易见到医生,却被告知因没有写清楚需要的胰岛素具体型号而无法开药方。一个小小的失误导致配药失败,这不只是志愿者人力资源的浪费,更会让患者无法及时拿到药品。
代配药会遇到各个环节上的突发事件,落到具体的居民身上就体现为:他没有拿到药。医院、居委、志愿者,大家都尽力了,再努力也会有做不到的遗憾。为了减少这些遗憾,想到急需救命药的居民,我觉得自己必须再多做点什么。我将自己的反思和对配药工作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当天晚上就微信发给了居委会主任,以便之后的志愿者在遇到和我一样的情境下,能够少走一些弯路,让居民更早一些拿到急需的药品。
孙全祥的“配药攻略”
一、社区准备阶段
建议配药居民在家准备一张小卡片,卡片写明:开药所须挂号科室、药品名称(具体型号)及数量、联系电话、没有所需要药品是否同意换为功能相近药品。
建议准备适当大小塑料袋,内放医保卡、病例本及医药费。(小编了解到孙全祥一天要为居民垫付近2000元的医药费,为减轻志愿者负担,请大家提前准备医药费。)
在居委按挂号科室分门别类登记,同一挂号科室指定一名志愿者负责挂号为佳。
二、医院配药阶段
挂号:挂号请赶早。推荐使用自助挂号机器,需人工窗口挂号的请认准社区专用窗口。
就诊:提前将同一科室的需求按挂号的先后顺序排列,尽量在同一医生处将药配完,做好一次无法配齐的心理准备。
取药:同一窗口的取药人员信息预先整合在一起,可将取药窗口号写在处方单上,用回形针或小夹子将医保卡和处方单夹在一起,方便取药。
三、配药取回分发阶段
认真核对费用:包括实付挂号费+配药费用。
需要冷藏药品要及时配发。
按规定分发至居民手中。
在这场无声的战“疫”中,每一名参与者都是英雄!胜利离不开各级组织的指挥协同,离不开居委干部的昼夜奋战,离不开医务人员的东奔西跑,离不开公安干警的平安守护,离不开各行各业志愿者的默默奉献,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全力配合!
我听说近期重点工业企业已逐渐复工复产,一些小区也在逐步推进解封,好消息频传,振奋人心。上海加油!抗疫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