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召号角一吹响,社区尽开志愿花;
志愿花儿朵朵开,守望相助暖人心;
党员干部冲在前,无惧风险敢担当;
齐心协力共克难,迎战疫情同面对;
青春少年展风采,凝心聚力勇争先;
中年力量不示弱,积极报名向前冲;
最美不过老党员,定海神针稳人心;
唯愿疫情早飘散,共待美好相聚时。
面对疫情,嘉兴路街道各居民区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在居民区党总支的带领下,许多不怕辛苦、默默付出的社区党员们在关键时刻只要一声号召,他们就随叫随到,他们与小区业委会、物业一起并肩作战、通力协作,通过付出和贡献在社区组成了“防疫者联盟”。
战胜疫情,党员责任不缺席
一双手的伸出,看似简单,却是守护家园的一份保障;一份爱的表达,看似微薄,却是温暖人心的力量。
许多退休在家的居民居民,他们有一份热,便能发一份光,克服年龄、家里的困难,第一时间发动家中子女赶到现场做志愿者,他们说:“这是作为党员的责任。”
争做守望相助的“践行者”
榆兰新村是二级旧里小区,居住人口多,居住的老人特别多,榆兰居民区第三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先锋带头作用,书记委员冲在前,同时发动家中子女,带动青年参与社区防疫志愿者,短短的一天时间,在这个老旧小区就发动了45名志愿者,在志愿者们共同的努力下,让小区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有序和温暖!
“特殊关爱服务队”由5人组成,由榆兰居民区第三支部书记张泽民负责,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奔向哪里。
榆兰新村有一对90岁高龄的夫妻,居住三楼,由于长时间不下楼,走路颤颤巍巍、需要搀扶和轮椅推送,胡志明老师前两天为老人疏通马桶时伤了腰,但还是坚持和志愿者帮老人扶下楼,并将老人送到检测点;还有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人抬不动老人,张书记得知后,叫上志愿者一同将老人帮忙抬上轮椅车,做好核酸检测后再送至家中......一双双有力的双手,推着轮椅往返小区,解决了最后十米,抚慰了家人和老人们焦灼的心理;
夜间下大雨了,榆兰居民区第二支部书记戴老师不放心白天搭建的帐篷和点位设施,特意冒雨前去查看,将吹倒的帐篷扶正,并且重新调整位置固定住。因为淋雨着凉,身体欠佳,在核酸检测当天她不能到现场,但她还是坚持志愿服务,在家里通过电话、手机微信通知大家尽快到指定地点做核酸检测,直到整楼核酸检测结束,她才安心去休息。
由10名青年组成的“活力青年突击队”,穿着蓝色的志愿者服装,穿梭在小区内,犹如流动的小溪,清澈而又活力。
“阿姨,您的健康云预约好了吗?”“阿公,没手机别着急!我帮您预约,带您去扫码登记”......一声声温柔而甜美的声音,灵动的双手,帮助居民指导操作,压缩了排队的时间,加速了检测的进程,感动着社区的居民。
在党建引领下,在社区志愿者们的努力下,大家格尽职守,一声声的呼唤、一声声的感谢,一句句的感恩,交织在一起,合成了最更美妙的交响乐。
争做担当重任的“先行者”
新港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沉重应战,各支部党员骨干纷纷凝聚起一群“新港微光”。
二支部书记管景如是市民驿站的常驻志愿者,有着丰富的志愿者经历。小区楼栋需要封闭管理时,他在微信群中发挥了很好的沟通协调作用,与居委一起安抚周边居民情绪,积极发动楼内居民共同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截止目前管老师所在的楼栋也是防疫志愿者报名人数较多的之一。
一支部的周幼敏老师也是“新港微光”中的一员,是一名年近八旬的医生,一直在为小区居民服务,大家都亲切地称她“周医生”。周医生对小区居民情况如数家珍。在此次的网格化筛查工作中,周医生不仅自己先学会了健康云的使用,还积极发动支部几位老伙伴做起了志愿者,帮助其它不会操作手机的老人提前注册申请二维码。
争做不守昼夜的“排头兵”
在新陆居民区,党员陈祖鑫和居委干部一起挨家挨户走访上门,帮助老年人在手机上提前准备核酸检测二维码。74岁的他一点也没说累,一口气工作到晚上十点才回家休息。居民区党员曹觉民在核酸检测当天早上六点半就投入到准备工作中,协助小区门卫封锁大门,拉起隔离带,检查摆放的物资是否到位。居民区党员刘惠明在核酸检测当天一直在现场维护排队秩序,70多岁的他从早忙到晚,回到家没顾上吃饭就累得睡着了。
高根娣、王筱林是岳州居民区两位年过70的党员,得知居委需要防疫志愿者,也主动报名。居委考虑到夫妇两人年纪太大,还要带孙女,婉拒后,夫妻二人继续做幕后工作,他们在微信群内从早到晚做好通知,协助居委做好宣传管理楼道居民听指挥,引导居民们按照时段下楼,减少现场压力。先生王筱林还在居民群中不停用原创的短诗句赞美志愿工作,赞美志愿者,为一线现场居委干部和防疫工作者,居民志愿者们加油鼓劲。
保障到底,就是我们的倔强
除了支部骨干,小区的物业、业委会成员也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
中信和平家园业委会黄主任,主动承担了楼栋已检测居民的核对工作,还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关爱服务,缓解老人们紧张情绪。
四联小区是个相对比较老一些的小区,开始工作人员还有些担心叫号时,居民不能及时下楼。当核酸检测“转战”四联小区后,顾虑就打消了,业委会杨主任正带领着他的班子成员和楼组长、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一起分楼包干,杨主任说:请放心,只要书记一声令下,我们确保不漏一户。
社区防疫任务艰巨,时间紧、任务重。近期的气温高低不定,日夜温差高达十几度。白天隔离衣里闷热潮湿,汗水打湿了头发、帽子、衣服;而深夜,半开放的棚子下,冰冷的隔离衣完全无法抵御阵阵寒风。志愿者的工作不轻松,他们值得被记录,值得被记住,感谢这次战“疫”中,鼎力相助的志愿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