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海燕)
烈日当头,吴淞路海宁路路口的人行天桥有几分不一样。
“原来上下天桥要爬100多级楼梯,现在可以直接乘电梯了!”72岁的宋伯伯欣喜地按下了垂直电梯的按钮。
7月5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来到这座天桥视察时,过路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两座垂直电梯拔地而起,让他们出行更便利了。
数据显示,本市有道路人行天桥264座,但配备垂直电梯或自动扶梯的只有133座。因为部分天桥未设电梯,这个城市交通“十字绣”上的“漏针”,一度让老人、残疾人、病人望而却步。
最近,上海一批人行天桥正启动无障碍化建设。按照规划,本市38座人行天桥将加装电梯,城市交通“漏针”之困将破题。
螺蛳壳里做道场的难度
吴淞路海宁路人行天桥建造于1999年,呈“井”字形,俗称“四只脚天桥”。天桥周边有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农商银行、公交站点等,是典型的人流密集之地,而路面没有画过街斑马线。
“周围高楼云集、设施完善,恰恰少了上天桥的电梯!”虹口区人大代表章雷为此提交建议,很多病人无力攀爬楼梯,轮椅也不能过马路,这座天桥成了一些人难以逾越的障碍。
不过,这一情况已大为改观。7月1日,东南、西北象限的两部垂直电梯正式启用,附近居民、往来病人不用再扶着楼梯一步一步艰难登桥了。
记者注意到,另外两部电梯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城投集团总工程师季倩倩介绍,东北象限的电梯由第一人民医院负责实施,目前正在工程招投标阶段,预计国庆节前投入使用。西南象限这部电梯由于森林湾大厦腾地时间较晚,目前正在进行电梯基础样沟开挖及管线探摸工作,计划7月初启动建设,10月底前投入使用。
寸土寸金之地加装电梯,颇有点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意味。综观全市,需加装电梯的天桥基本位于市中心,周边往往道路狭窄,场地空间有限,电梯基础涉及管线保护搬迁,有的还需占用公共绿化、公园绿化、商业用地里的绿化等。“我们有三个考量因素,不破坏城市空间环境品质,不新增建设用地,不影响社会公共安全,尽量减少道路人行天桥加装电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市交通委副主任、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刘斌说。
说起电梯加装之路,虹口区人大代表、区交警支队队长田飞直言“不易”,“我们攻克了很多难点,整个建造过程一波三折”。
记者了解到,这座天桥东北象限装电梯的最初方案,是在医院门诊大楼里装两部电梯连接到天桥,但考虑到居民要多走150米,后又将电梯位置挪移到马路路面。西南象限森林湾大厦这个位置的电梯,施工前需要对大厦消防通道和花坛进行改造施工,农商银行为此还特别让出了一个进出通道。“可以说,天桥加梯得到了各方助力。”田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