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楠)
昨天12时,虹口区135街坊二轮征询签约率以100%全票通过,创下虹口区旧改一轮意愿征询、二轮方案征询签约两个100%的新纪录。这意味着200余证居民拎马桶、爬阁楼的生活即将成为历史。
“老家具不要了,要过好日子了”
虹口区135街坊东至高阳路,南至周家嘴路,西至通州路,北至岳州路,共有居民203证、233户。地块内房屋为二级以下旧里,建造年代久远,大部分为砖木结构,安全隐患多,居住环境差、生活质量低,居民旧改意愿十分强烈。
虹口区加强与市级主管部门对接,努力让更多住房困难居民告别危房简屋。去年12月18日,135街坊旧改一轮征询同意率高达100%。今年3月15日,135街坊启动二轮征询。岳州路86号2楼不到19平方米,马月美、马月仙姐妹俩是这套房产的共有人。马家姐妹原本想在彩虹湾选房,但摸号选房没有成功。经过旧改指挥部工作人员、街道干部、经办人等共同努力,姐妹俩最终在外区保障房基地选中一套心仪的房子。随着马家姐妹落笔签约,135街坊二轮征询签约率也达到100%。
徐惠珍老两口在135街坊住了30多年,之前和两个女儿蜗居在一间后楼和一间三层阁楼里,总面积只有约20平方米。由于没有独立的卫浴设施,洗澡只能用桶打水后一点点往身上浇。4年前小女儿出嫁时,对男方买婚房只提了一个要求——“有洗澡的地方就行”。令徐惠珍没想到的是,旧改工作一经启动就如此高效,去年12月初弄口贴出135街坊旧改征收范围公告后,一轮轮意愿征询、圆桌会、听证会便接踵而至。为了方便和女儿们互相照顾,徐惠珍一家选择全货币补偿签约,打算在大女儿住房附近买一套称心的二手房,女婿已帮他们把部分物品整理打包。徐惠珍指着靠墙一排老旧的木橱对记者说:“这些老家具我都不要了,现在要过好日子了。”
“一对一”沟通解开居民心结
将“支部建在基地”是虹口区旧改的优良传统。为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参与旧改的党员干部每天走访旧街里弄,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旧改群众宣传和思想工作。项目启动以来,征收团队携手嘉兴路街道及居委,深入居民家中,摸底居民家庭情况,认真分析每户户情,完善一户一档,耐心解答被征收居民的困惑,用真情化解被征收居民的矛盾,全力以赴落实政策宣传、方案解读、服务调解等各项征收工作,做深做细群众工作。
135街坊启动二轮征询的前三个月,虹口区旧改指挥部跨前排摸,并有效推进方案征求意见、居民座谈会、听证会、房源筹集调拨、房屋评估、数据调查登记、承租人变更等工作,为135街坊旧改按时启动夯实了基础。
虹口区旧改指挥部、嘉兴路街道旧改分指挥部、第二房屋征收事务所经办人员和通州居委会干部、街道社区干部,深入开展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以多种形式开展“一对一”沟通、服务居民工作,将旧改政策与信息第一时间告知居民,并与居民深入交流,答疑解惑,及时解开居民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