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牢牢把握小区“多、小、老”的最大实际,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以“家园党建”为统领,发挥党工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广泛发动党员群众,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加强社会协同,创新理念与方法,推进街区一体化建设,提高社区治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破解“小小区”物业管理难题,开创“小小区”治理新局面,把“小小区”打造成社区居民满意的“美丽家园”,进一步夯实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社区基石。
坚持党建引领,统筹协调,完善“小小区”一体化治理格局
欧阳路街道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优势。
加强组织保障。把“小小区”一体化建设作为街道党工委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发挥社区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党建引领、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上着力,优化“家园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机制,以党建带动治理。
坚持共治共享。完善区域化党建“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认领”机制,统筹区域化党建单位和“两新”组织资源,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一线,整合财力、资源、力量向“小小区”一体化建设工作聚集。
加强示范引领。发挥“小小区”一体化建设功能型党支部、业委会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决策把关、组织保障、持续推动的根本作用,在市民驿站设立党员示范岗、先锋岗,倡导“一个党员一面旗”,开展党员亮牌服务,让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改革创新,分类施策,提升“小小区”治理精细化水平
欧阳路街道在社会治理的服务和管理方面,走出传统的思维方式,实现社会治理理念、治理方式的变革。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贴近小区实际,创新方法,精心设计、精准施策,形成“小小区”一体化建设三种模式。
“N合一”模式。将房屋类型相同、品质相似、地域相近、管理区域较小的多个“小小区”合并为一个具有一定管理规模的物业管理区域、一个维修资金账户,成立一个业主大会和一个业委会,实行一种物业管理收费标准,选聘一家优质物业公司进行物业全包干服务。
以大带小模式。孤立的、不具有合并条件的“小小区”或合并后不具备全包干托管条件的小区,委托临近小区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群众口碑较好的的物业公司管理,扩大物业管理规模,减轻管理成本,使“小小区”物业服务得到改善。
物业专项管理和居民自治相结合的模式。对于不能或暂时不能合并的“小小区”,物业公司提供某一专业服务(比如维修),由居民区党总支牵头,发挥居民自治功能,通过挖掘内部资源和财力,成片的或以街区的形式,组织人员或志愿者开展保安、保洁等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进行必要的补充,解决小区全开放无人管、无人清扫等问题。
坚持群众路线,居民自治,增强“小小区”一体化实效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在街区一体化建设中,欧阳路街道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理念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大程度实现居民自治。
全方位听取民意。建立自下而上的自治议题和自治项目的形成机制,通过居民代表、楼组长、党员、志愿者等征集自治议题和自治项目,形成问题清单、需求清单和项目清单;通过“党建微联”智慧党建信息平台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每个工作日上午物业、居委、居民代表在市民驿站受理居民诉求;定期对“一体化”建设重大决策和实事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信息披露,接受居民群众监督。
推动居民群策群力。通过“家园党建”议事平台、居民区联席会议、“全岗通”议事会、“全岗通”邻里会、民情恳谈会和“三会”制度,围绕物业管理、环境卫生、停车等社区治理中的瓶颈问题,引领居民开展协商讨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引领居民成为社区建设管理的“主力军”。
小区环境面貌明显提升。在“小小区”一体化建设下,“小小区”治理已逐步破局,有效解决“老、小、旧”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基础设施已得到一定的改善,保安、保绿、保洁、保修物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小小区”面貌明显改观,小小区”一体化建设已深得人心,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居民的参与度和群众满意率逐步提升。
党员群众凝聚明显增强。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依托家园党建三级工作平台,凝聚共识、促进自治,更多的党员群众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把家园建设好、管理好,进一步夯实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社区基石。
“三驾马车”的合力明显增强。党组织引领下,建立了小小区一体化建设党支部,有效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向物业、业委会渗透,覆盖,“三驾马车”的合力进一步凝聚,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的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