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临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躲在家,而是走出家门,奔波在最前线,用自己的点滴努力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平安。1989年出生的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瑞虹第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华磊年龄刚过了三十。在家里她是妈妈的“乖小囡”,走出家门她和居委的小伙伴、志愿者是近1800户居民的“守护者”。
尽管荣获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但是她很谦虚。她说:“别报道我了,其实我做的事和其他社区干部一样,没什么特别的。”
制作防控疫情作战图 守住1716户居民家园
每每走进瑞一小区,总会有一个齐耳短发、身材高挑、穿着一件蓝色志愿者马甲的女孩热情地和你打招呼。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到居委,每天最晚一个下班,看似青涩的她处理起社区大小事务来却干净利落。这就是华磊,一个年轻的“小巷总理”。别看她今年才31岁,但在社区已有七年工作经历,还是“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时,华磊还曾作为基层社区干部有幸现场聆听总书记教导。
从一名退伍女兵,到成长为居民区党组织的带头人,这一次,华磊面临的挑战有点大:居委辖区内有1716户居民,她要为他们负责。
今年大年初一,当别人在过着春节的时候,华磊在接到疫情防控工作启动的命令后立即将频道搁到了“防疫模式”。
戴着口罩、穿着志愿者服,她挨家挨户地上门排摸社区外来返沪人员情况。在她的带动下,居委干部和不少社区党员、外籍人士也都纷纷加入到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小区3个出入口、10个楼栋保证24小时值守,共排摸出近1000名返沪人员,为社区筑牢群防群控安全防线。
不仅如此,华磊还创新了一套工作方法,制作防控疫情作战图,对重点国家、地区的人群进行循环排查,以四色标识实时更新每户情况,随时掌握每家动态。在后期防控工作重点转为防境外输入,华磊及时在社区建立境外回沪人员管理小组,成员由居民区书记、社区医生和民警组成,通过“预摸排-接人-入户-日常管理”对回沪居民进行对接。
为了不让小区的封闭式管理增加居民存取快递的不便,华磊带领居民区党总支与小区物业、业委会商议,先后与各个快递公司进行沟通,多次与沿街一直空置的商铺业主协调沟通,腾出空间放置小区每天日投递量在3000件左右的业主快递。
不仅如此,她还亲自挂帅制订小区“事先报备+进出审核”的无接触式投递模式,安全有序地方便居民无接触快捷取件。
24小时开机随时回到岗位 冷静处理社区各种大小事
作为属地化联络人的华磊,手机24小时开机,无论是深夜还是凌晨,只要一个电话,她就会回到工作岗位上,并带领居委干部点对点对接每位居家隔离人员,关心好33名隔离人员的日常生活。“有时候凌晨两三点还会接到电话。”华磊回忆说。
有一次,她接到一名隔离家庭成员的电话,称家中老人身体不舒服,高血压的药吃完了需要配药,她立即协调满足对方的需求。还有一户隔离家庭家里的蔬菜断货了,华磊得知后及时为这户人家送去了新鲜的蔬菜,解了对方的燃眉之急。
今年年初,大家都宅在家里,闭门不出。华磊在人员排摸中发现了一户新增的群租户,因为还存在违规用电情况,时不时会影响楼层其他居民用电,华磊随即联系物业切断该户总电闸,要求房东及时整改。面对借酒劲拿着铁扳头上门威胁的二房东,华磊依然有理有节地沉着应对,并借机整治了该户群租乱象,还居民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一天中午执勤的时候,突然有居民打电话给华磊,称老公在家没有音讯,能否到家中看下,实在不行撬门也行。华磊马上上门,果然敲门没有反应。她找来开锁匠、同时拨打110报警。众人破门而入后发现居民的老公躺在地上,不省人事。她马上拨打120,后来才得知,这位居民是脑梗发作,因为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
对话
妈妈提供后勤保障 年轻人好学是优势
青年报:疫情期间有没有让你觉得比较感动的事?
华磊:有啊,那段时间,每天很早就出门了,经常忙到晚上七八点才到家。我妈妈很担心我,觉得我一个女孩冲在前面很不容易。有一天,她对我说,“我帮不了你什么。能做的就是让你每天到家后就能吃上热饭热菜热汤,为你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希望你补充好体力。”很平凡朴实的一句话,但经妈妈这么一说,我感动得流泪了。
青年报:那么大一个居民区,你们居委会一共才7个人,是怎么做到疫情防控的?
华磊:疫情期间,我们居委会每个人像“千手观音”一样。但光靠我们自己的人手肯定是不够的。这时候就要发挥物业、党员志愿者的作用,大家一起协作把家门看紧。
青年报:作为青年“小巷总理”,你觉得和老一辈居民区干部的工作方式有何不用吗?
华磊:可能因为年纪比较轻吧,我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网上看了很多信息,了解其他小区的防疫举措,觉得适合我们小区的就吸收进来。
就我个人而言,觉得就是靠着一股冲劲,秉持初心、信念,心心念念想着必须要守好小区。
青年报:此次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有什么感受?
华磊:对于我,一个居民区总支书记来说,守护好一方平安是我的职责与使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多用心、多用情、多用力,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向心力、凝聚力,筑牢筑好群防群控的安全防线。